鲍贵卿的一生

   (—)鲍贵卿,字霆九,1867年(清同治六年)出生在奉天海城县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西安乡小洼村)的一个贫苦人家。鲍贵卿祖籍山东牟平县,后迫于生计,逃荒到东北海城县落户。其父鲍永宽(又名见喜)是个木匠,生子五人,鲍贵卿排行在末。鲍父母早亡,稍长,在七家村,八家子村一带放猪。赖有贤兄嫂照料,省吃俭用,供他读了几年私塾。1886年春的一天,鲍贵卿的嫂嫂让他去卖苇席,他卖席得钱,在归家途中经过赌场,想侥幸发财免得嫂嫂辛苦劳累,须臾间竟把卖席所得输个精光。回家后遭到兄嫂的责备,一气之下走出家门,并发誓不戴红顶子永不还乡。
  十九岁的鲍贵卿徒步到山海关,投了淮军正定练军总兵叶志超。当兵后,由于他勤学苦练,做事认真,为叶志超所器重。不久,叶志超选送鲍贵卿入榆关随营武备学堂工兵科学习。王士珍,卢永祥、田中玉、张辛朔等都是他先后期同学。后鲍贵卿又转入李鸿章创办的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很快成为北洋武备派的重要成员。毕业后,拔充驻榆关正定练军炮队哨长.
  1894年春,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鲍贵卿等一批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随直隶提督叶志超赴朝鲜,驻牙山。 7月25口,日军进犯驻牙山清军,经过一天多的战斗,叶志超放弃牙山逃到平壤,谎报战功邀赏,被李鸿章任命为驻平壤清军总指挥。后在平壤保卫战中,叶志超弃城先期逃跑,溃退五百余里回到辽东。叶志超临阵脱逃受到惩处。张勋,姜桂题、田中玉,鲍贵卿等也被视为甲午败军之将,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罚。
  (二)甲午战后,袁世凯于1895年12月21日奉命到天津小站(新农镇),在淮军将领胡橘棻的定武军基础上编练新建陆军。在拼凑班底中,各级军官大都来自淮军,同时也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中选拔人才。除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著名将领外,对被革职永不叙用的甲午败将——鲍贵卿、田中玉,孟恩远等也委以重任。鲍贵卿被派到小站,任工程营队官。工程营主将王士珍、段祺瑞谓其“忠勤略异于侪辈。”从此,鲍虽出身寒微,但在军界却平步青云屡屡升迁。
  1898年,袁世凯为迎合西太盾和荣禄的旨意,把新建陆军改名为武卫右军,以增强中央实力。翌年组成拱卫京师的武卫左,右,前、后,中五大军。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左侍郎,仍统率武卫右军。鲍贵卿从1899年起在武卫右军充任左翼管带,驻防天津小站。同年,山东义和团运动兴起,12月6日,清廷派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武卫右军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全部开赴山东,对义和团进行了血腥屠杀和镇压。
  为维持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在全国普练新军的声势下,袁世凯以武卫右军为基础,从1902年至1904年,在保定进行了北洋常备军的建设。1902年,鲍贵卿随王士珍、王英楷等赴直隶正定,大名、广平,赵州选募六千人在保定进行训练,于1903年7月编齐,称为北洋常备军左镇,当时鲍贵卿任左翼步队第二营营长。到1904年7月,改称北洋常备军第一镇,也就是后来北洋常备军第二镇,鲍贵卿升任该镇第四协协统(相当于旅长),驻防直隶迁安一带。
  鲍贵卿被擢升为北洋军的高级将领,实现了离家出走时的初衷。发迹后,鲍贵卿还籍省亲路过新民府时,与幼年的朋友——受抚后升充五营统领官的张作霖邂逅相遇。鲍贵卿与张作霖是同乡,鲍长张八岁,曾对门而居,鲍母对张作霖又有哺育之恩,二人过从甚密。张为报恩,欲把长女首芳(冠英)许配给鲍贵卿之长子,鲍以长子已聘婉言谢绝。张又坚持将首芳嫁给鲍之次子英麟,鲍始应允。鲍贵卿回防时把侄儿鲍毓麟带往任上习文练武,为他后来飞黄腾达铺平了道路。不久,鲍部由迁安移防保定。1911年3月,鲍贵卿晋升陆军少将,赏赐协都统衔。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速派北洋军精锐赴鄂与革命军作战。陆军第二镇统制官马龙标免职,由该镇第三协统领官王占元升任,率队前往。鲍贵卿隶属第二镇,参与了镇压革命的话动。
  (三)民国元年(1912)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秋,新建陆军镇、协改为师,旅制,鲍贵卿任王占元第二师第四旅旅长,10月,鲍贵卿官任陆军少将。
  此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闹风潮。陆军部调集驻扎保定的北洋军第二师王占元部鲍贵卿混成旅包围了军校,强行解散学生。王占元以保定警备司令官名义指责军校学生闹风潮,扰乱地方,进行了弹压。后来由于国会议员的质问和各省军事代表的调停干预,陆军部才宣布再行开学。
1913年3月,北洋政府授鲍贵卿勋五位,6月,补中将衔。7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二次革命爆发,李烈钩于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袁世凯派段芝贵为陆军第二军军长,鲍贵卿隶属之,随队赴扛西、安徽参与镇压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后, 8月,鲍贵卿隶属倪嗣冲部下,任安徽芜湖大通司令官。同年9月,任芜湖镇守使(又称通芜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1914年春,白朗起义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连破数城。8月,义军转战河南、安徽等省,鲍贵卿奉命截堵义军,出力不小,受到袁世凯嘉奖。
  1915年8月,大通芜湖镇守使官制废止,鲍又为皖督倪嗣冲所忌,不安于位,遂解兵权内调进京,另候任用。旋出任北京陆军讲武堂堂长。10月,鲍贵卿晋升陆军中将。12月免去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职。袁世凯称帝时,封鲍贵卿为一等男爵。
  (四)1917年6月,驻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兼黑龙江省军务督办许兰洲,乘张勋复辟北京混乱之机,伙同驻黑龙江省的两个旅长——英顺、巴英额等密谋,让其逼走毕桂芳,并答应事成.后,以师长位置相许。可毕桂芳去职后,许兰洲背信前约。因此,英顺,巴英额大为不满,乃起兵通电反抗,不承认许兰洲.为督军。其时北京政府因解散国会,督军团叛变而无暇顾及,给张作霖乘虚而入扩张势力造成有利时机。张作霖趁黑龙江省局势混乱之时,派亲信孙烈臣驰赴黑龙江省观察动向,对英顺,巴英额和许兰洲双方进行拉拢。当张作霖得知混战双方都表示“唯雨帅之命是从”的底细后,立即发电报给段祺瑞,推荐他的儿女亲家、北京陆军讲武堂堂长鲍贵卿为黑龙江省督军。殴棋瑞也想利用鲍贵卿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旋即回电批准。
  1917年7月26日,鲍贵卿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督军,暂行兼署省长。27日,加陆军上将衔。鲍贵卿出任黑龙扛省督军兼署省长,为张作霖称霸东三省奠定了基础。从此鲍贵卿便成为奉系中的一员。
  鲍贵卿于1917年8月赴黑龙江省上任,路过奉天时会见了张作霖,就治理黑龙江省问题交换了意见,张表示负责保证其顺利到任。鲍贵卿于8月20日抵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举行了就职仪式,此事引起一心想攫取黑龙江省督军宝座的许兰洲的不满。他不听鲍的命令,甚至使出以前对待朱庆澜,毕桂芳的伎俩,以示反抗。但鲍贵卿与朱,毕等没有武力作后盾的将军不同,他既有张作霖那样有权势的人物作后盾,又与北洋派要员有很深的渊源。鲍贵卿同张作霖以及北京政府多次磋商,决定于1917年9月22日,把扰乱黑龙江省的最大隐患许兰洲及其所部骑兵五营,步兵三营调往奉天省,驻扎在西丰一带,隶属张作霖指挥,同时把该地驻军调往黑龙江省,由张鸣九率领四个骑兵营星夜赶赴黑龙江省,作为鲍贵卿的亲兵卫队。鲍贵卿和张作霖协商拟再从奉天募兵十营,以张鸣九为旅长,召请李梦庚等其他军官着手办理。
  许兰洲走后,黑龙江省尚有以英顺、巴英额为首的小军阀,煽动军界反对奉军入境,并调军队向鲍贵卿示威。英顺、巴英额的军队有二十营离开防地向省城集中。英顺要求鲍贵卿晋升巴英额为师长,他自己兼任镇守使,把他自己部下的团长皆升为旅长,并须立即发表。形势十分紧张,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鲍贵卿的地位岌岌可危。出于万般无奈的鲍贵卿阳为表示答应,暗中却下决心要去掉英顺和巴英额。但鲍贵卿又感到自己所掌握的军队仅有十营,兵力单薄,不是英顺,巴英额的对手,乃密电张作霖派兵援助。张作霖接到急报后,以剿灭蒙匪为名,命令吴俊升率第二十九师一部北上进行武装调停,并电告张鸣九和张奎武,在第二十九师未到达黑龙江省以前,“省城与鲍督军倘有差错,唯你二人是问,叫你俩提头来见”云云。张作霖本想采取强硬的武力干涉,一举铲除祸根的办法,然而为了争取主动,故先礼后兵。首先对英顺,巴英额极力恳切相谕,劝其回原防地驻守,英,巴却置之不理。因此,张作霖以北京政府的名义,于12月22日褫夺了英顺的陆军少将军衔,并把巴英额一起免职。至此黑龙江省军界的骚乱彻底平定,军政大权归鲍贵卿掌握,其地位得到巩固。这样,张作霖假鲍贵卿之手间接地把黑龙江省攫为已有,奠定了统一东三省的基础。
  (五)1918年2月, 因中东路事件成立黑龙江省中东路临时警备司令部,以督军公署参谋长张焕相兼任总司令。3月6日,黑省增编第十九混成旅,旅长由鲍贵卿兼任,辖步兵第一,二两个团,积极整顿黑龙江省军队。9月22日,鲍贵卿电告陆军部,拟设立国防筹备处,由张焕相兼任处长,中东路与黑河警备司令部应办事项一切军事、外交事宜悉交该处核办。10月19扫,鲍兼任滨黑铁路督办。正当其受命积极准备收回中东路权时,吉林省督军孟恩远和省长郭宗熙于1919年1月22日,致电鲍贵卿,建议趁中东路共管协议尚未签订之机,在铁路沿线厚集兵力,以争夺该路管理权。
  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传到哈尔滨后,滨江县(即今哈尔滨市道外区)知事经吉林长官允许,派中国警备队进入了当时属于中东路附属地的道里进行巡逻,接着中国增加了在中东路沿线哈尔滨的兵力,吉林省也成立了中东路警备司令部及哈尔滨临时警察局,解除了俄国士兵的武装。北京政府遂于1919年8月11日,派鲍贵卿接替郭宗熙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兼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职,鲍贵卿于8月16日就职。在此间,中国取消了中东铁路公司的民政处,设立了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收了哈尔滨的一些市政机关,挂上了中国国旗。
  (六)鲍贵卿出任黑龙江省督军,张作霖的势力也随之扩大到黑龙江,但对吉林省却无可奈何。其原因是吉林督军孟恩远是直系亲信,与北洋关系密切,在吉林经营多年,对张作霖染指吉林又不买账。张作霖在1917年借孟恩远参加张勋复辟失败之际,就曾发起夺取吉林军政大权的攻势,但由于孟思远在吉林任职有年,加之北京政府段祺瑞还不想让张作霖势力发展过大,所以孟恩远在这次政争中得以继续留任吉林。
  张作霖在1918年9月7日升任东三省巡阅使。此后,他即以东三省巡阅使身份发号施令,再次掀起向吉林夺权的暗潮。1919年6月,张作霖首先唆使吉林公民何守仁等分别向国务院及东三省巡阅使署控告孟恩远“纵兵殃民,扰乱金融”,并列举八大罪状。同时派代表赴京赴奉,恳请罢黜孟恩远,保举孙烈臣为吉林督军。其次,张作霖以东三省巡阅使名义,一面给北京大总统徐世昌去电,说盂恩远在吉林财政失当,滥支军费,坐视胡匪滋扰;另一方面直接给孟恩远发去同样内容的公函,暗示叫他辞职。本来孟恩远和吉林省长郭宗熙已再三受到省民的弹劾,现在又受到张怍霖的胁迫,无奈引咎自责,向北京政府提出辞呈。7月间,北京政府给孟恩远一个有名无实的“惠威将军”头衔,令其立即来京供职。同时特任鲍贵卿为吉林省督军。
  北京政府没有任命张作霖的亲信、奉系色彩浓厚的孙烈臣为吉林督军,而是把他安插到黑龙江省去接替鲍贵卿的职务,同时任命奉系色彩比较淡薄、态度比较温和的鲍贵卿为吉林督军,想用换汤不换药的办法,既缓和矛盾,又可讨好张作霖。然而北京政府用心良苦的易督令,却遭到孟恩远及其部下的坚决抵制。
  张作霖见吉林孟恩远的军队决心对抗,遂增调奉军进入吉林境内,准备武力讨伐。这时孟恩远致函鲍贵卿,请他在战争爆发时,保持中立。不久,鲍贵卿给孟恩远回信,大意是,咱们都是小站练兵起来的兄弟,论情当然可以保持中立,但奉军势力雄厚,倘战端一开,稍有疏忽,恐难获胜。以我愚见,不如息战为佳。孟恩远接到这封信后,踌躇不决。
  正当吉、奉对峙时, 7月19日,驻长春日军守备队制造了“宽城子事件”。日本侵略者暗中支持张作霖夺取吉林军政大权,迫使孟恩远去职。日军挑起事端后,又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议。亲日派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接到消息后,惊恐万状。为明确责任,于7月25日发布命令,严厉责备当事者孟恩远,并革除吉林陆军第一师师长高士傧职务,命令鲍贵卿立即赴吉林处理善后。
  孟恩远见大势已去,心情沮丧,遂再次致函鲍贵卿说,如果我兄命驾前来接我职务,我即愿息战相让,倘不如此,只有兵戎相见,难计其他。”鲍贵卿时唯奉张马首是瞻,不敢擅专,即将此信交给张作霖。张作霖见孟恩远决心下台,也就不再紧逼。孟恩远给齐齐哈尔发电,促鲍贵卿火速赴吉林就职。
  鲍贵卿于8月初,率卫队两营抵达长春与孟恩远谋面。鲍保证孟及其属下的生命财产安全。孟恩远、高士傧率部撤出吉林,张作霖也下令停止军事行动。8月5日晨,孟恩远和鲍贵卿同车进入吉林,交接了督军印绶,鲍给孟以很大关照,对孟在吉林的一切财产权益,毫无损失地加以保护.以致后来孟恩远对鲍的感情很好,常有往还。
  鲍贵卿就任吉林省督军后,于8月督办中东铁路公司事宜,并兼中东护路军总司令,同月,免兼代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旅长。10月,徐鼐霖任吉林省省长,原任省长郭宗熙去职。11月免去鲍贵卿兼滨黑铁路督办职,由黑龙江省督军孙烈臣继任。
  1920年1月20日,鲍贵卿电中东路坐办霍尔瓦特,声明中国对中东铁路享有完全主权。31日交通部电鲍贵卿密筹一切,设法以协商或强制手段取代霍尔瓦特,迅速接管中东铁路。2月19日,鲍贵卿与霍尔瓦特订立中东铁路总公司改组办法,撤消中东铁路俄国护路军司令部。 3月16日鲍贵卿以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名义,命令吉林军解除哈埠及铁路沿线沙俄军警武装。4月,霍尔瓦特离职去北京。5月4日,鲍贵卿改订中东路司法职权,取消中俄会审制度.至此,中东路主权已被中国接收,沙俄势力被驱除。
  (七)1920年6月,徐世昌免去鲍贵卿督办中东铁路公司事宜,由宋小濂继其任。鲍贵卿督吉盾亦积极整饬吉林陆军,编成六个混成旅。9月,鲍又兼署吉林省省长,掌握了吉林全省的军政大权。
  1920年12月21日,吉督鲍贵卿,吉林官银号与朝鲜银行签订小洋二百万元借款合同,以官银号不动产,吉林电灯厂财产及收入为担保,用于救济市面金融。1921年1月21日,鲍贵卿再次向日本借款,借日本正金银行二百万元,以官银号作担保,借期半年,利息五厘,实收九七。遭到吉林朝野人士和群众的强烈反对,也引起张作霖的注意。
  张作霖1919年夏撵走孟恩远后,原想把孙烈臣安置在吉林,把张景惠放在黑龙江省,用自己的嫡系统治东三省,以便自由驾驭。因此,鲍贵卿任职吉林后,张作霖总想找机会把他调开。这次,吉林百姓反对鲍贵卿事件,终于成为张作霖排除鲍贵卿的机会和借口。与此同时,又发生了“辉春事件”,也因此遭到反日群众的指责,加之鲍贵卿素来好利图财,绰号“贪财家”,“钱搭子”,他任用妻弟王子纲为吉林财政厅厅长,扰乱金融,中饱私囊。张作霖对此也早有所闻,曾传话给鲍,要他调内弟王子纲到大帅府做事,以掩人耳目,却遭其拒绝,引起张的不满。而鲍对张作霖野心勃勃向关内伸张势力,与皖系段祺瑞发生冲突,也很反感。要拥护张作霖,背叛多年恩谊的段祺瑞于心不忍,而要反对张作霖,做皖系内应,既没有足够的武力也下不了决心。所以,鲍贵卿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至为此患了神经衰弱症。加上由于以上两事件引起的吉林百姓的反对和指责,鲍不得不提出辞呈,暂住天津。他满以为他的亲家张作霖会挽留他,而张竟没有这样做。1921年3月12日,北京政府下令:“吉林督军兼省长鲍贵卿免本兼职,授霆威将军,列为将军府。”
  (八)1921年12月,张作霖进京谒见大总统徐世昌,要求改组靳云鹏内阁,徐世昌在张作霖的建议下,任命梁士诒为国务总理,鲍贵卿出任陆军总长。但梁内阁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强烈攻击,徐世昌见状,准备罢免梁士诒以息吴佩孚之怒。同时拟用陆军总长鲍贵卿组阁,这又是讨好于张作霖的作法,不料张作霖不买这笔账,遂使拟议中的鲍内阁成为泡影。直奉双方终于在1922年4月爆发战争,5月张作霖战败,退往关外。鲍贵卿亦以病为由请辞,北京政府给假五日,以陆军次长张绍曾暂代部务.6月,内阁改组,梁内阁正式倒台,鲍贵卿也失去了陆军总长之职.
  1924年9月,中东铁路督办王景春,因与东三省当局意见不洽托病出洋,张作霖聘请鲍贵卿继任。同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打败吴佩孚,奉军再次入关,把持北京政权。1925年1月,北京政府正式任命鲍贵卿督办东铁公司事宜。 9月去职,由刘尚清继任。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军政府。10月任鲍贵卿为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
  张作霖掌握北京政权后,踌躇满志,又想到他少年时期的朋友鲍贵卿,1927年冬,其第四方面军团长韩麟春因病出缺,张作霖曾想请鲍贵卿出山接任,后以种种原因未能实现,遂聘鲍为大元帅府顾问。1928年2月,调任大元帅军政府审计院院长。一直活动于张作霖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1928年6月3日,奉军在蒋,冯,阎北伐军攻势下节节败退,张作霖乘专车退往关外,鲍贵卿亦随车同行。当专车停在天津站时,鲍临时匆忙下车去医院看望出生不久的小儿子,以致未能随专车同行,不料,张作霖回奉专车于6月4日晨驶至奉天皇姑屯车站三洞桥时,遭日本关东军暗算,张作霖被预伏韵炸弹炸成重伤,因流血过多旋即殒命。鲍贵卿幸免于难.
  (九)鲍贵卿早年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工程科,对房屋构筑颇感兴趣。他在天津隐居时,其住宅,别墅有不少是自己设计或监工修建的。建筑风格各异,如他设计的天津鲍家大楼(今河北区第一文化宫附近,约一百五十多间),结构别致,室内样式装璜各具特色,北京西郊的别墅,建筑在群山之巅,房屋计六十余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凭窗远眺,京城大观尽收眼底。
  鲍贵卿还仿效封建帝王的金鼎玉葬,在其晚年为自己的后事做了煞费苦心的安排。茔地选在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占地七百多亩,陵园地上地下的建筑都是他亲自设计监工修建。陵园内有牌坊,石雕石刻的陪列,这在军阀们的茔地中实属罕见。
  鲍贵卿不仅购筑大量房产,还占有大片的土地。1916年张作霖强迫开放达尔罕亲王的旗地四千余方(每方四十五垧),张作霖及其岳母王氏,鲍贵卿,冯德麟等分割了千余方。所以,鲍贵卿除在天津外,还在通辽,开鲁拥有大量地产。
  津自开埠以来,工商业出现畸形的繁荣,朝野官僚,政客和本埠富商大贾,成立了仁义地产公司,以廉价收购荒地,经过修整,随着市面繁华再以高价出租。鲍贵卿、李纯(江西督军)等都是该公司大股东。仁义地产公司董事会鉴于鲍下台后常居天津,又懂工程方面的技术,并与当权人物过从甚密,遂推举他为董事长,假其声势,广为招徕。该公司所属土地多分布在天津南门外炮台庄一带,地势低洼,不宜营建房屋,鲍贵卿有鉴于此,遂出资八万元成立顺记垫土公司,由其委派解名臣负责管理业务,用低价买下六百多亩碱地,又修建轻便小铁路,用轱轳马(一种铁制斗车)把碱土运到炮台庄以外,用好土垫高,然后高价出售,从中获得暴利。
  鲍贵卿在天津南开中学附近有地六十余亩,拟以每亩三千元价格出售。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想买下做为学校操场之用,但一时无法付出此项巨款,张校长去见鲍说明情况,鲍碍于情面,只好半捐半卖,也算是兴学之举。后来南开中学连半价也难于全部支付,最后给五万元了账。在鲍贵卿一生中象如此“慷慨解囊”兴学之举实属鲜见。
  此外,鲍贵卿还投资于近代工业。他投资的企业有:中国漂白粉厂(在天津),鹤岗煤矿公司(黑龙江省鹤岗)、耀滨庆记电灯公司(吉林滨江)、恒源纺织公司(在天津),鲁丰纺织公司(山东济南)、通原林业公司(黑龙江省通河),兴林造纸公司(吉林),金城银行(天津)。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鲍贵卿算得上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官僚资本家,是由军阀到财阀的人物。
  1934年2月,鲍贵卿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终年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