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人物名称 |
丁子良 |
|
又名 |
国瑞 竹园 |
|
国别 |
中国 |
|
性别 |
男 |
|
民族 |
回 |
|
生卒年 |
1870-1935 |
|
籍贯 |
浙江金台 |
|
关键词 |
中医 新闻 竹园白话报 |
|
丁子良(1870—1935),名国瑞,号竹园。回族。祖籍浙江金台(今绍兴县),生于北京。系清末民初津沽之名中医及新闻事业先驱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1895)26岁时由北京移居天津,曾一度任正兴德茶庄司账。幼学诗书,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对内、妇、儿各科尤为精通。曾创办“敬慎医室”,并以此处为诊所。他根据多年医疗经验配制“丁制坤顺丹”、“舒肝平安丸”、“秘制消核膏”、“古玉生香露”、“红色蜜药”等内、外科成药10余种,在医学界誉望颇高,为人推崇。丁子良坚持认为传染病是可防而又可医的,因此,出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他于当年肺疫流行时奋笔写下了题为《个人防疫论》的文章。他十分真诚地说:“鄙人在医言医,对于社会,不能不尽一份责任。”1906年创办医药研究会。有医著《说疫》、《治痢捷要》、《增补瘟疫》等。
清末民初,目击时艰,常著文议论国事,开导人心。经常为《直报》、《中外实报》撰稿。后常为《大公报》、《社会教育星期报》、《民兴报》、《天津白话报》等撰文。1907年8月创办《竹园白话报》,馆址在北门外小伙巷路西。他希望通过这份报纸“辅教育之不逮,通上下之隔阂”。自《大公报》的英敛之创设《敝帚千斤》附刊提倡口语式的白话文以来,《竹园白话报》紧随其后。天津报纸采用白话文一时成为风气。次年10月更名《天津竹园报》,宣传君主立宪。1923年,将其文稿汇编为《竹园丛话》,先后出版了24册,以“敬慎医室”的名义印行。
丁子良于1935年4月23日因脑溢血症逝世于天津寓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