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正在天津举行,作为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区,天津也汇集了众多的知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及学者,近几日,记者分别对专家们进行了采访。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学术研讨会上讲了几段话,非常值得我们艺术界、文化界关注。比如他谈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为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等等。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的文化精神靠什么来表达?中国画的发展,是有自己传承的,到了今天,这种传承也没有断,并且有新的探索,这是很难得的。中国画一直在坚守,也在创造,正本清源也好,改革创新也罢,碰撞也好,对抗也罢,总之这些能够反映时代信息和色彩的东西,在这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表现出来,是值得深思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筹展过程中,我曾多次来天津,也到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充分吸取了美术界和社会各界对举办全国美展的意见,中国美协提出的如何用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创作导向,想必会被大多数民众所接受。具体到中国画,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应该表现出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状态。可以说,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界持续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展览,一些好作品,也是通过这个大平台与观众见面的,许多学术争论,也是通过这个平台来完成的。全国美展能够坚持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接受批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永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规模是宏大的,在世界上也并不多见。我们现在需要仔细考虑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怎样使中国画一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全国美展天津展区,从各地选出作品有1300多件,经过评委会评选, 入选的有591件,参展人员和参展作品都比往届多。我的总体印象是这些作品基本上反映了近五年来中国画的整体风貌,题材是丰富的,描绘了新的事物,表现了不同的感受,在多层面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描绘日常生活的美好幸福,赞扬中国人的平凡和伟大,是值得称道的。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整个展览我看了一遍。想法之一,还是中国人的事情需要中国人自己来办。我觉得中国画的创作,应该敢于面对中国发展改革所面临的历史性空间,没有这种理念,或者说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艺术也就不敢面对诸多的重大现实问题。
2014-10-03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