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美术电影
               
王颂余 阎丽川诞辰百年艺术展开展
回顾津门两大家 传承优秀文化
 

  为纪念王颂余、阎丽川两位津门书画名家百年诞辰,由天津美术学院、山西博物院主办的王颂余艺术展和阎丽川艺术展,15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时开幕。两个展览展出了两位著名艺术家在数十年的艺术追求和教学生涯中,潜心研究和创作的大量书画精品。
  王颂余1910年生于天津。自幼勤学书画,自1957年开始,在河北艺术师范学院任教,后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在此期间曾兼任天津市文联创作员。 王颂余书画兼擅,在诗词文学等方面亦颇有建树,是一位学者型画家。 他的诗词品位高雅,情真意切;书画意境深远、 率意精神、气息激荡而又浑厚质朴,将墨韵情怀诉诸笔端,以“质健为妍”作为审美追求。王颂余毕生通过不断探索、求新、创造、积累,将绘画和书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王颂余的人生经历和求艺之路,成为回溯天津文化历史足音和演进脉络的佐证及参考;而他在书画方面做出的承前启后的贡献,对于研究近代天津地区绘画的风格题材、审美取向、发展变化以及美术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阎丽川1910年生于山西太原,是我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的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和艺术教育家。生前任天津美院教授、教务处处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史学会理事。所撰《中国美术史略》1959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后, 被全国多所美术院校选为教材。 其国画受赵延绪启蒙,青年时期在杭州艺专受教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李苦禅等高师,后又在上海新华艺专从师黄宾虹、贺天健、汪亚尘、唐云等人。同时勤于实景写生和师法古人,所画山水、花卉皆豪放苍劲、自成一家。其书法源于家学,后受赵之谦、包世臣等人的碑学影响,以擅写魏碑体行书闻名中外。
  此次纪念活动的举办,既是对两位先生杰出艺术与教学成就的回顾与颂扬,又为各界公众进一步全面了解天津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会。

                                        2010-12-17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