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天津博物馆充溢着一股浓郁的“藏风”,面对一幅幅从千里之外来的唐卡作品,令天津观众感到新奇无比。
青海不仅有壮丽雄浑的高原风光,更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唐卡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唐卡一词源于藏语,指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宗教色彩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唐卡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近年来,它除了作为佛教用品之外,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成为海内外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热点。
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介绍说:绘制唐卡是一件神圣的事,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 ,必须按照《造像度量经》的规则进行。主要工序有处理打磨布料(因唐卡全部在布料上绘制),制框绷布 、构图、着色、分色渲染、勾复线、铺金和勾金线、修整、开光、镶边等 。唐卡所反映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包罗了佛门所有的佛、菩萨、护法神 、教义、教法等 ,还涉及到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都可在唐卡上展示。
“ 百闻不如一见 ”,此次直观解读,方知唐卡的独特。其绘画所用之笔细小精湛 ,有的只有一两根毛 。颜料的采用更为可贵 ,以珊瑚、玛瑙、珍珠、宝石的天然矿物和名贵植物为原料 ,保证色彩永不褪色,因此弥足珍贵。此次展览是唐卡艺术首次在津展出 ,涵盖了绘画唐卡、织物唐卡和镶嵌唐卡三大种类的不同流派,代表了目前唐卡艺术的最高水平。
展览的另一部分是天津收藏家收藏的明清时期唐卡。这部分展品不多但极其珍贵 ,由此也可看出天津与神秘的唐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天津收藏家的唐卡精品,青海来的朋友十分惊奇 。他们说,没想到在天津还有这样一批珍贵的老唐卡,看来唐卡在天津还是有知音的。
2007-06-23
(新闻来源:今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