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中国国门书画院主办的“ 李喜泰书法作品展”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隆重开幕。
老同志石坚,国家认监委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门书画院院长余师孟,中国书协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宝发,中国书协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建会,天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志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孟德荣,中国国门书画院副秘书长刘国忠,邯郸市政协副主席武解放,邯郸市文联主席杨英芹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了李喜泰书法作品研讨会。
河北与天津毗邻,自明清以来,两地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这次李喜泰书法展 ,即是一次寻根。20世纪初,天津盐商、书法家王洪钧(张裕钊先生的入室弟子)先生移居河北大名。李喜泰之祖父李鹤亭先生拜在王洪钧门下,融碑帖于一炉,别开生面,成为李氏南宫碑书派的奠基人 。他在广植桃李的同时,把南宫碑书法传给喜泰之父李守诚先生,李守诚先生推陈出新,积久成变,将南宫碑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更加崭新的境界,被誉为集南宫碑书法艺术之大成者。
李喜泰出生于书法世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氏南宫碑书派第三代传人 。在其父“ 不偏南北,不主一家,吸取众长,融会贯通”的治学思想下,喜泰上窥商周,下探明清和民国,对历代优秀的传统碑帖进行了潜心的梳理,又时时把握时代的心律,使书法创作的根基建立在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广度上。经过近40年的艰苦跋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创作风格。特别是展览中的行、草作品和家学作品映射出创作时光明莹洁的觉心。或融晋人风神又参苏东坡笔意;或融汉简、二王、苏轼、何绍基等于一炉,清新自然,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表现出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草书作品不主故常,侧、中、破锋,浓、淡、干、湿墨象皆随情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性;南宫碑书法既有其先祖父的浑厚,又有其父亲的飘逸,拔山挽涛,真气流溢,这次展出的60件作品,反映出他不慕旁骛的超常定力和自由真诚的创作心态。
2006-10-23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