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民俗
冠礼
冠礼久废。女子纳聘时加笄,俱不行古礼。
婚礼
用老妇为媒,问名则取手帖,多用术士合婚。先用羊酒为定礼,将娶,纳聘,俗谓“下茶”。娶之日,婚必亲迎,导以鼓乐。富家争事奢靡,贫者亦各称家。士夫之家,多择婿、择女。
丧礼
人家多修佛事,士夫家也有遵《家礼》者。亲识奠赙,丧家俱用裂帛以为赠答。发引之日,亲识即束帛以送,柩所经过亲家,则设路祭。
祭礼
民间于新节元旦、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冬至、除岁各祭祖先。祭品随贫富所宜,或用牲醴,或止用随时饮食。焚烧楮钱。
岁时民俗
正月
“元旦”,设香烛、酒果祀神、祀先。闭门罢市,人皆相贺。“元宵”,张灯为乐。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男妇盛服街游,谓之“走百病”。
二月
二日,俗传“龙抬头”。为灰撒地,谓之“引龙”。
三月
“清明”,前五、七日,人家男妇各祭扫坟墓,添土挂钱。至日,仍祭先于堂。如新坟,则祭于春首戊寅日前。二十八日,男女群往东岳庙烧香,演戏赛会。其他如关帝庙、城隍庙、药王庙、元君祠等处,烧香、演戏各有期,皆如岳庙。
四月
八日,为“佛生辰”。人各上庙作会,曰“佛会”。
五月
五日,馈角黍,饮菖蒲酒,贴符、插艾,曰“耍端五”。以五色线系儿女臂以辟毒。
六月
六日,人皆曝衣。
七月
七日,为“女节”。 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 复陈瓜果,争相“乞巧”。十五日,祭先,谓之“荐麻谷”。
八月
十五日,“中元节”。置月饼、瓜果祭月毕,宴饮赏月。
九月
九日,人皆蒸糕相馈,酿酒,追节。
十月
一日,人家制纸衣,祭祖先而焚之,名曰“送寒衣”。
十一月
“冬至”,人皆祀先,贺节。
十二月
八日,为“腊八粥”,亲识相馈。二十四日,夜设酒果祭灶王,谓之“饯灶”。三十日晚,祀先,仍设酒宴饮,名曰“分岁”。坐至半夜,俗呼“守岁”。烧炭避温(瘟),燔柴“燎岁”。门粘纸钱,贴门神、春联,官司士夫之家用桃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