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出炉

 
 

  总体经济规模上升 演出市场渐趋理性
  近日,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446.59亿元, 相较于2014年的434.32亿元, 上升了2.83%, 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61.72亿元,农村演出收入22.32亿元,娱乐演出收入69.64亿元,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29.24亿元, 经营主体配套及其他服务收入55.23亿元,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108.4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2014年的调整期之后,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逐渐回暖,更趋理性,涌现出一些新业态,行业更加重视创新和作品质量,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将目光投向演出领域。从各项统计和分析来看,音乐类演出市场的表现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话剧市场的票房收入上升幅度明显,儿童剧领域优质剧目明显增多,但旅游演出、舞蹈类演出、曲艺杂技类演出的票房收入均有所下滑。
  政策利好新业态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 为鼓励戏曲发展,优化演出市场环境, 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落实“先照后证” 改进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的通知》等。这么多政策在一年内密集出台并不多见,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对演出市场的重视。
  在利好政策的护航下,2015年的演出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很多新业态从萌芽探索阶段成长起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这一年,根据热门文学、影视、游戏IP改编的舞台作品不断涌现,例如《盗墓笔记》、《小时代》、《仙剑奇侠传》等,与此同时,舞台剧IP也开始向影视剧转化,根据话剧《夏洛特烦恼》改编的同名电影拿下了14.41亿元的票房成绩。在戏曲创新、培养观众方面,小剧场戏曲成为一个突破口。由于具有小制作、小成本、小规模的特点,追求实验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小剧场戏曲成功引起了年轻观众的关注。京沪两地在小剧场戏曲节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小剧场戏曲作品,例如京剧《碾玉观音》、越剧《情殇马嵬》等,在观众中获得不错的口碑。
  互联网演艺市场的快速发展是2015年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 这一年中国互联网演艺市场规模接近80亿元, 同比增长48%。秀场类直播是网络演出的主要形式,有9158、YY视频等传统直播平台,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也相继涉足其中。网络演出直播在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出极高的增长趋势。 以腾讯视频为例,从2014年的7场演唱会增加到2015年的55场演唱会, 从2014年的300万名直播受众增加到2015年的5500万名直播受众。此外,专为线上直播举办的演唱会、音乐会也越来越多。
  重视原创加强国内外交流
  2015年, 无论是音乐类演出市场还是戏剧类演出市场,演出商和观众都更加理性、冷静, 涌现出了不少优质演出项目,这与剧团、演出公司重视原创、积极对外交流分不开。
  随着近年业界对话剧原创的关注和呼吁,2015年原创话剧作品明显增多。中国国家话剧院专门举办了首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共汇集了20部原创大剧场剧目和15部原创小剧场剧目。这一年,原创剧目的口碑和票房也都有所突破,北京人艺的原创作品《司马迁》、《食堂》,陈佩斯、杨立新主演的话剧作品《戏台》,万方编剧、赖声川执导的《冬之旅》等都有上佳的票房表现。
  不仅如此,戏剧人还在积极尝试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浸没式戏剧,以孟京辉导演的作品《死水边的美人鱼》为代表;超维度戏剧, 代表作有何念导演的话剧《消失的新郎》; 还有观众根据提示表演的自动戏剧、探索文献剧、超文本戏剧等,这些新形式赋予了戏剧更自由多变的表达创作空间。
  对于备受家长关注的儿童剧,2015年也有好的变化,在场次、上座率、观众人数基本与2014年持平的情况下,票房收入却上升了21.08%。分析发现,随着社会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对儿童剧要求的提高、选择的谨慎,让一些滥竽充数的劣质儿童剧失去市场,剧目品质的提高相应带来了平均票价的提升。
  在不断提升原创水平的同时,国内演出市场还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剧目,加强学习交流。比如,2015年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有13部引进剧目,北京青年戏剧节引进了7个国家和地区的戏剧,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以电影的形式将《弗兰肯斯坦》、《人鼠之间》等10余部英国新戏带到中国。较之往年,2015年外国戏剧引进的多样性、层次性已经逐渐显现,外国戏剧引进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和市场地位,如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以世界级戏剧大作为邀请目标,爱丁堡前沿剧展以小而美的戏剧佳作作为引进对象。
  演出市场备受资本青睐探索发展新途径
  2015年,演出市场获得资本更多的关注和青睐。
  继2014年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三板挂牌,开启资本之路之后,国内演艺机构开始加速与资本市场合作的步伐,2015年,包括杭州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世博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天视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0多家演艺机构结合自身特点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成功在新三板挂牌。
  新三板服务于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不仅能为演出机构树立品牌,提升形象,提高企业信用值,还对其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进行资产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起到积极助推效果。同时,资本的进入对演出全行业开拓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也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演出机构在进入新三板后,如何保持企业业绩的稳步、持续增长,如何面对股东及股市的多重压力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就资本市场而言,演出机构由于运营内容类型较为单一,受非市场因素影响多,易受单个作品市场效果反馈影响等特点,并不具有太多优势。因此,演出机构在积极探索发展新途径的同时,更要专注自身内容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演出市场受资本青睐的另一个表现是商业地产的介入。近两年, 商业地产尝试与文化相结合打造“商场+剧场”“剧场群+商业中心”的模式,例如, 位于上海美罗城的赖声川上剧场,广州正佳广场内的正佳演艺剧场。剧场进驻商业设施或商业圈,获得了潜在的受众群,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便利亲民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引导观众进入剧场,培养观看演出的文化消费习惯;同时,商业地产也可借力剧场,拉高消费水平,提升自身形象。



                                 2016-05-30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