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2015中国演出市场发展报告

 
 

  一、演出市场收入平稳增长
  2015年演出票房总收入161.72亿元, 较2014年148.32亿元上升9.03%。 农村演出收入22.32亿元, 较2014年21.17亿元上涨5.45%。 演出票房收入中, 专业剧场票房收入70.68亿元, 占43.71%;演唱会、 音乐节票房收入31.80亿元, 占19.66%;旅游演出票房收入35.17亿元,占21.75%;演艺场馆票房收入24.07亿元,占14.88%。
  二、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涌现出一大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2015年, 81部大型舞台剧,100部小型剧(节)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这些作品以主旋律的题材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代表作品包括舞剧《沙湾往事》、交响合唱《木兰诗篇》、豫剧《苏武牧羊》等。
  三、新业态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演出行业很多新形式业态从萌芽探索阶段成长起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热门文学、影视、游戏IP改编的舞台作品不断涌现,例如《盗墓笔记》、《小时代》、《仙剑奇侠传》等;舞台剧IP向影视转化,话剧《夏洛特烦恼》改编的同名电影票房超过14亿元。
  小剧场戏曲成为戏曲创新、培养观众的有效方式。小剧场戏曲具有小制作、小成本、小规模等特点,追求实验性、探索性、创新性, 引起了年轻观众的关注。京沪两地于小剧场戏曲节推出了一批优秀小剧场戏曲作品, 例如京剧《碾玉观音》、京昆剧《荼蘼花开》、越剧《情殇马嵬》等。
  剧场与商场相互结合。例如位于上海美罗城赖声川的上剧场、广州正佳广场内的正佳演艺剧场,剧场进驻商场,获得了受众群、配套设施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演出营销推广方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演出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
  四、网络演出增长迅猛,成为新趋势
  2015年中国互联网演艺市场规模近80亿, 同比增长48%。秀场类直播是网络演出的主要形式,有9158、YY视频等传统直播平台,也有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新军。网络演出直播在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极高的增长趋势。以腾讯视频为例,从2014年的7场演唱会到2015年的55场演唱会,从2014年的300万直播受众到2015年5500万直播受众。此外,越来越多专为线上直播举办的演唱会、音乐会出现。
  五、与国际接轨更加全面、紧密
  2015年,越来越多国外知名乐团、剧团、舞蹈团来到中国演出,带来了如德国邵宾纳剧院的《哈姆雷特》、波兰剧院《伐木》《先人祭》、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作品《惊奇的山谷》等优秀剧目。一些演出剧目已进入海外主流市场。京剧程派名家张火丁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演出在《纽约时报》多个版面报道;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日本巡演64天,在29个县、市演出57场, 观众近12万人次;2015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也有4部中国戏剧作品亮相。中外演出项目联合制作进一步加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了舞台剧《战马》中文版。
  六、演出市场获资本关注
  2015年,演出市场获得资本更多的关注和青睐。继杨丽萍文化公司,开心麻花、丑小鸭、锋尚世纪等演出公司登陆新三板;以出品音乐剧为主的JDF金典工场完成了B轮3000万元融资; 摩登天空与复于文华达成包括1.3亿现金及未来30亿投资计划的合作,完成B轮融资,并跨国投资英国音乐节,在海外市场布局。
  七、旅游演出、演艺场馆演出继续调整
  2015年,旅游演出市场继续调整。在取消旅游捆绑消费后,很多盲目制作的项目没有了市场,一些高品质品牌项目逆势增长,如宋城演艺、印象系列演出等具有良好市场表现。演艺场馆娱乐演出收入略有上升,但成本增加,利润下降。演艺场馆调整经营策略,把提高演出质量当作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因此投入资金提升演出品质,成本推高了票价,但为保证上座率,票价提高幅度没有覆盖成本提高的幅度,因此收入提升,但利润下降。



                                 2016-03-0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