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首届“中国剧院管理论坛”举办 探索中国剧院的“突围之路”

 
 

  日前,首届“中国剧院管理论坛”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近百位与会者围绕当代剧院的运营管理展开热烈研讨,长达四小时的“头脑风暴”,不仅为中国剧院人打开了视野,也为当下剧院的健康发展凝聚了共识。
  本次“中国剧院管理论坛”着眼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大局, 试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剧院运营模式,推动剧院管理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助力中国剧院产业建立良性的业态,从而促进整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活动当天邀请到诸多重量级嘉宾,吹响了行业的“集结号”: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12省市的29所艺术机构的高层管理者齐聚一堂;十余所艺术高校的学术专家建言献策;数十位艺术家、专业人士和媒体记者也前来助阵。大家围绕论坛设置的七大议题,或分析剧院运营与艺术发展的关系,寻找制约剧院发展的瓶颈所在;或探讨剧院运营的核心内容与管理标准,探索中国剧院的“突围之路”;或聚焦剧院管理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可说是为我国剧院的可持续发展开了一个好题。
  命题:现代剧院运营管理 新时代语境下的“重要命题”
  当天的论坛,首先将话题集中在了剧院运营管理与艺术发展的关系上来。众多嘉宾指出,纵观古今,剧院始终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剧院都沿着各自的历史轨迹,最终实现了殊途同归。而与剧院的硬件如影随形的则是剧院的运营管理,这是剧院行业永恒的主题。
  中演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认为:“剧院是人类的文化高地,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剧院运营管理这一软科学,应当被明晰起来、高扬起来。”著名导演李六乙则从文明发展的视角指出:“剧院是艺术最好的容器和载体,剧院管理好了、发展好了,对文明的传承意义重大。”
  而现代化的剧院管理,业已成为新时代语境下的“重要命题”。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表示:“我们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整、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观众结构的不断演化,都对当代剧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谋划剧院的宏观战略设计,如何提升剧院的运营管理水平,如何建立剧院经营的各项标准,都迫切需要行业人去探索、去破解。”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更提出,我国已进入了十三五规划时期,剧院的发展关乎国家文化建设的大局,中国剧院人有责任使剧院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成为发展表演艺术的重要平台, 成为实施中国剧院梦的重要载体。
  业态:“建管用”脱节 无法回避的“剧院之痛”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剧院的热潮。据统计,自1998年至今,我国新建和改建的剧场达260余个,目前国内剧院总数已超过2000家。 当林林总总的剧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剧院管理的“软科学”能否跟得上剧院建设的“加速度”,正在成为国内剧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论坛当天,与会专家结合国内剧院发展现状深度“把脉”,指出了一系列摆在我国剧院产业面前的突出矛盾。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表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剧院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但随之而来面临的运营、管理挑战却十分严峻。以《2013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列出的一组数据为例,国内专业剧场演出总收入不足百亿。除北京、 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其他地区专业剧场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年均演出场次只有58场,全年演出超过50场的剧场只占剧场总数的35%。 功能开发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剧院产业规模有极大提升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卢向东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管、用’的相互脱节,是国内剧院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建’只用三至五年,而‘管’、‘用’则是剧场的一辈子。目前在剧院产业中屡屡出现的‘重建设、轻管理’,‘建得起、养不起’,‘硬件强、软件弱’等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在《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原看来:“国内剧院有90%左右都在以租场的方式生存, 经营业态普遍偏低。剧院产业想要真正走向成熟,必须首先优化业态、提升业态,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大剧院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单纯出租场地,沦为‘演出场子’,而是悉心从事演出经营、艺术生产和普及教育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彻底改变中国剧场的概念,为改善剧院业态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策略: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人才培养与输出亦为“当务之急”
  此次论坛正值《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构建》一书正式出版。这本60万字的专著,涵盖了大剧院从宏观战略设计到微观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正是大剧院把实践升华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智慧梳理和系统总结。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周群表示,“这部著作填补了国内剧院管理理论研究的空白。即使在国际上,这样深刻而详实的剧院管理专著也并不多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让剧院运营管理回归理性研究,也必然极大推动与此相关的学科建设。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家大剧院已经作为行业先行者,尝试与一些艺术高校进行合作。当天出席论坛的很多嘉宾正来自相关院校与研究机构。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张蓓荔表示:“艺术机构与艺术高校的携手合作是一种很可贵的尝试,只有让艺术管理这一学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才能真正与实践对接,与行业对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会会长金曼表示:中国剧院人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积极推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为剧院行业培养千千万万的“后备军”,中国剧院的发展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当天的论坛也有相当一部分嘉宾把话题纷纷落在了“人才培养”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当前剧院人才的培养,当务之急是培养合格的剧院经理人,培养出类拔萃的优秀院长。中演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就明确指出,“当前中国剧院管理最大的短板,说到底就是院长。剧院管理很多时候拼的是院长的能力与水平。”著名指挥家陈佐湟也表示,“任何一个剧院,都需要一位出色的‘掌舵人’。中国剧院的运营发展,要从培养院长这个源头抓起。”



                                 2016-02-22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