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

杜绝浪费,营造文化发展清新环境

 
 

  “没有一个国家的晚会像中国这么多!”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濮存昕的一段话,引发社会对文化浪费现象的广泛关注,杜绝文化浪费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有委员表示,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跨年晚会、节庆晚会、庆典晚会数量众多,耗资巨大,铺张浪费、形式主义和奢华风气盛行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一台晚会动不动就花费上百万、上千万元,甚至更高;请明星大腕也搞攀比,不惜花天价出场费在全世界范围内追星;灯光、音响、舞美设计和舞台布置也越搞越炫目奢华……有的贫困地区、贫困县的建设发展和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但办起晚会来花钱一点也不心疼。
  “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三大文化浪费现象要坚决制止,这有利于提升社会进步指数、净化群众心灵、引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所说的三大文化浪费现象是指一些晚会及剧目的大规模豪华制作、某些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文化人才的闲置。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同样认为在艺术创作领域, 存在着大量浪费现象。“很多演出形式主义盛行,拼投入、拼舞美、拼灯光、拼规模,可是在真正需要下工夫的内容打造上下的工夫还不够。”他告诉记者,这种演出在视觉刺激之余什么都留不下。
  “现在很多地市掀起了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建起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却由于种种原因使用效率不高。”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看来,不仅是剧目创作、演出过程中存在着浪费,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他说,有些县城连基本的影剧院都被拆掉,“我们有时候到基层去演出,很多时候只能在广场上演出。”经常到基层演出的陈智林对这种现象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建起来的得不到很好的使用,真正需要的却又没有。”
  “有些地方管文化的官员不懂文化、不懂艺术, 认为唱唱跳跳的晚会就是文化,也最好操作。 而一些天价晚会的背后,往往有利益的灰色地带。场地、搭台、租用声光电设备……这些都没有固定的行业收费标准,一纸合同背后有没有回扣,有多少回扣,这些问题有没有人思考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直言不讳。
  “为什么不把这些钱花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多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多接济一些低保家庭?为什么不能用这些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多开展送文化下乡,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来自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的全国政协委员郭瓦加毛吉用一连串反问对文化浪费现象提出批评,“要遏制烧钱,反对舞台浪费、形式主义和攀比之风。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尽早出台相关规定,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约束,控制晚会规模和预算。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起到监管指导作用,建立长效机制。”
  “最近有关部门提出的节俭办晚会的建议非常好,既刹住了铺张浪费的歪风,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王树国认为,推出纠正文化浪费的相关办法措施,有利于营造清新繁荣的文化发展环境。
  郑晓幸表示,文化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基层群众,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思路,真正做到为人民而歌、为人民而舞。艺术创作要把工作重心转向人民群众的需求,把精力投入到艺术上,真正打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世艺术精品。“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来,各地高端消费急速减少。这对尽快培育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高雅的娱乐消费,推动文化消费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扩大内需来推动文化消费。”郑晓幸说。

                                          2013-03-0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