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我国文化市场执法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国文化报记者杨浩鹏报道:在文化市场领域实行统一综合执法,创新监管机制,整合执法资源,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自2009年全面启动之后,截至2011年底,历时8年的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画上圆满句号。通过改革,全国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体制得到理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增强,文化市场执法信息化步伐加快,文化市场监管效能显著提高——可以说,随着十七大以来综合执法工作的全面改善,我国文化市场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指导监督处处长李健介绍,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列入改革范围的401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的区县)以及2605个县(区)基本完成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目前,地级市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完成率为100%,县(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完成率为94.2%。
  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也基本完成,其中省级完成率93.1%,地级市完成率92.8%,县(区)完成率为75.9%。 未列入改革范围的新疆、西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目前,除湖南、江西、云南的部分县(区)还未完成改革任务外,其他地区均已完成。
  几年来, 各地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基层基础建设, 执法人员编制明显增多,素质明显提高,装备明显改善,经费明显上升,综合执法保障大大加强。据李健介绍,“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后,全国执法人员总数由17220人增加到31444人,其中上海、广东、山东的执法人员总数由改革前的240人、332人、1108人增加到480人、1293人、1981人。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等地将综合执法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执法机构的执法设备和工作条件等大为改善。”
  管理执法体制得到理顺
  “通过改革,各地有效整合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执法力量,组建综合执法机构,从体制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和管理缺位等问题。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李健说。
  十七大以来, 文化部通过下发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管理规章,统一规范执法工作。 今年初,文化部发布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这是国内首部对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专门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首次确认了综合执法机构的委托执法模式,解决了执法合规性问题。同时,办法也明确了各相关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规范了执法程序及执法制度。此外,各地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执法制度,如上海市、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等地相继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规章,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随着执法队伍的壮大和监管任务的增多,文化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塑造综合执法统一形象。十七大以来,文化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指导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统一了综合执法证件、综合执法标志、综合执法文书, 拟定了中长期综合执法培训规划,组建了131人的综合执法培训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几年来,文化部加强了对于各级执法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 使得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明显提升,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 执法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仅在过去一年,文化部就开展培训6批次、培训535人,省级执法机构开展培训64批次、培训3100多人。
  由于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牵扯到多个部门的业务范围,作为主管部门,文化部切实履行指导职能,加强综合执法统一协调。几年来,文化部联合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按季度下发综合执法工作要点和情况通报,加强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定期指导,指导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日常执法工作,避免在工作部署、集中行动、日常监管等方面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此外,文化部还邀请相关部门参与交叉执法检查、执法案卷评查、综合执法培训以及执法教材编撰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监管效能显著提高
  综合执法改革后,文化市场监管效能显著提高。举报数量大幅下降,检查人次、家次及办案数量、质量已全面超过往年。各地查办案件涵盖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查办新兴文化市场领域案件大幅增长,案件办理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显示出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手段更加多样。
  随着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据介绍,2011年,全国共出动综合执法人员1224余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742万家次,责令经营单位改正20.9万家次,受理举报4.9万件,立案调查6.4万件,移交案件3504件,责令停业整顿1.8万家次,罚款1.9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10万元。与此同时,“案件办理工作质量也明显加强,各地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办理的数量明显上升,质量明显提高,其中不乏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涉案财务数额巨大、涉案人员多、涉及地区广等一批典型案件。”李健介绍说。
  十七大以来,随着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的先后举办,也对全国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几年来,文化部联合各部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专项执法行动,突出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圆满通过了一次次“大考”。比如平安奥运、平安世博专项行动和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以及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执法行动的成功开展,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随着执法工作的深入和队伍的壮大,文化部通过执法考评和案卷评查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综合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比如根据《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考评办法》,文化部于每年初制定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细则,年末开展执法考评,将考评贯穿于全年执法工作,切实加强对基层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同时,通过组织评选年度全国文化市场十大案件和重大案件, 对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认真查办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综合执法考评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等给予奖励。 此外,文化部每年还部署了开展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并对综合执法案卷中优秀案卷的制作单位给予奖励,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案卷制作水平。
  执法信息化步伐加快
  为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几年来,文化部大力推广监管信息系统,培训执法人员信息化技能,开设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等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2007年,文化部全面完成了全国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已实现了与上海、黑龙江、吉林、四川、河北、浙江等30个省级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可对全国12万家网吧内的795万余台计算机终端实行即时动态监控。通过网吧监管平台的建设,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也培养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开拓了运用技术手段监管文化市场的工作思路,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
  为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综合执法办公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办案流程。截至目前,系统已在20个省正式应用,对22个省份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建设工作进行专题培训。 同时,开发了综合执法机构人员装备数据库、培训考试系统, 进一步完善了综合执法数据报送系统、信息报送系统。其中,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自2011年4月26日开通以来,共接受各类举报投诉3911件,进一步拓宽了社会公众的举报投诉渠道。
  网吧平台和综合执法系统的建设也为文化市场实施技术监管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此基础上,文化部确定了建设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的总体思路。2010年以来,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一期开发建设项目,并通过招标或委托等形式,确定专门机构对全国文化市场总体规划设计和标准规范编制、分市场规划设计和标准规范编制等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初步确定了技术监管总体框架。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建设将于今年全面实施,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统一高效的技术平台,依托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网吧、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及娱乐、演出、艺术品等各门类文化市场的市场准入、综合执法、动态监管等公共管理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012-06-26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