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
    网吧管理
    音像市场
    演出市场
    娱乐市场
    文化执法
  首页>>文化动态>>市场管理>>
  市 场 信 息  
 

                  
            演出市场的不谐和音 谁来监管假施特劳斯
              
        
  与往年相比,今年元旦前后的演出市场,高潮迭起,风波不少。尽管让观众败兴的节目数量不多,影响却相当不好。因此,新年演出市场中出现的个别“不谐和音”,已经给演艺行业和主管部门敲响了“预警信号”,在今年上海演出高峰期到来之际,需要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也需要演艺行业加强自律。
  编造资料 夸大宣传
  利用中文名称假冒名团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已经遭到爱乐者和媒体的揭露,主管部门正在予以调查处理。其实,在近期的新年音乐会热潮中,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有一支查找不到国外演出记录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来上海被宣传为“代表俄罗斯芭蕾艺术最高水平”;有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德国乐团,在宣传资料中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爱乐乐团中始终名列前茅”。而一些打着“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旗号的维也纳乐团,则早被爱乐者们揭露是在校学生、休假乐手临时凑合的“旅游乐团”,但宣传资料里却经常出现悠久团史的文字。据上海芭蕾舞团人士透露,号称拥有大批全俄、国际比赛获奖者的俄罗斯某歌剧芭蕾舞剧院圣诞期间来沪演出,居然还要向该团借用演员贴身穿的舞裙和舞鞋……
  寻找空子 蒙骗观众
  近年来,为促进演艺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演出法规大大降低了演出准入门槛。于是,有人想方设法利用国内外演艺机制的差异,钻空子牟取昧心钱。据了解,有些国家允许注册“空壳”文艺团体,演员可以临时组合。而在国内,注册文艺团体必须拥有具备资质的固定演员,这也让观众对所有准入的外国团体都产生了信任感。有些临时乐团也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向观众提供真实介绍,本来也能弥补本地音乐市场的不足。但是,少数演出商申报和宣传使用两套资料, 甚至以编造、转抄的欺骗性文字,在演出推广时给乐团戴上辉煌的桂冠。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把这些成本较低的演出,卖出尽可能高的票价,赚取更大的商业利润。但产生的客观效果,却是既搅浑了市场,又蒙骗了观众。
  健全机制 加强监管
  其实,国家主管部门对营业性演出管理早已制定了详尽的法规。演出市场中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可以依据法规提前避免和及时解决。 演出市场的监管来自主管部门、执法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 因此,主管部门有必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完善和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如组织专家和市民代表对节目进行预审,会同文化执法机构落实专人现场监管,督促剧场和演出商作出承诺保证,成立演艺市场社会监督员队伍,对屡教不改的演出商依法处罚等。让演出热热闹闹,观众高高兴兴,才是演出市场兴旺的硬道理。

                                           2010-01-07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