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政务信息 >> 机构概况 >> 区县文化机构 >>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特色文化资源

  1、特色文化品牌活动:
  “河东区家庭文化艺术节”和“河东区社区文化艺术节”
  1986年 ,河东区组织了“ 河东之声 ”家庭音乐大赛,从此拉开了河东区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序幕。20年来,河东区共开展区域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8项,各子项目活动逾千项 ,参加群众达80余万人次。多年来,他们坚持“面向社区、立足家庭,以文化为载体、以群众为主角”的思路 ,群众文化活动走过了自发兴起、自娱自乐到后来有组织、有规模地举办艺术节,乃至打造出在全市、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文化品牌的群众文化发展道路 。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有效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河东区在1986年首次举办家庭音乐会后的四年间 ,先后举办了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系列家庭文艺赛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幼童,都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各项文化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 。一时间,河东区成为我市“家庭文化热”的热点中心,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花引来百花开,河东区的家庭文艺系列活动和赛事犹如打开一扇通向群众文化新领域的大门,很快就被人们接受,各种家庭文艺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各个街区纷纷涌现。
  1990年,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味,在巩固前几年活动的基础上 ,有着深厚群众文化基础的河东区召开了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从此,家庭文化活动以“艺术节”的形式确定下来 。本次艺术节除17项全区性大型活动外,其余64项活动全部安排在各个街道社区中进行,以家庭为单位,带动街道社区文化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已其本成型 。在开幕式上,河东区首次从一万一千多户家庭中推选出二十户优秀“文化家庭”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以及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天津市市长聂璧初为艺术节题了词。“家和外顺,民乐国兴”成为家庭文化的最好概括。
  这一时期,河东区成立了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坚持以“艺术节”为龙头 ,组建了各类文化协会或文艺团队,拉动全区建立起10个文化网络,促进家庭文化与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相互融合 ,带动家庭文化与双休日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相衔接 。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英若诚同志多次到河东区视察,热情肯定了家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新发展,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好办法 。市领导刘晋峰、张再旺、吴振、石坚、刘峰岩等同志也给予肯定。1997年,全国家庭文化理论研讨会在河东区召开,河东区也成功创建天津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区 。200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了反映河东区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群众文化全面开展的5集系列片《乐在河东》。
  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三件事要求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妇联、河东区人民政府决定联合举办天津市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2001年,河东区承办了天津市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河东区第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也同时拉开了帷幕 。本届艺术节以“科学、文明、健康”为主题,力求展示更高的艺术水准与多样性的文化层次。在此期间,河东区围绕家庭文化活动创作的各种文艺作品达1000余件 ,其中获市级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以上的作品280余件 。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当年亲笔为河东家庭文化题词予以鼓励。
  在家庭文化的推动促进下,河东区的社区文化日趋成熟,各类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为总结和推广社区文化经验,把建设先进文化真正落实到社区 ,河东区于2002年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本次艺术节进行的“踏歌起舞”广场舞 、“金秋放飞”风筝比赛、“情满社区”文艺展示等19项活动,不仅在形式内容和编排策划上体现了新的创意 ,更在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增强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兴国亲莅河东区视察文化工作,给予指导和鼓励。
  至此,河东区明确了每年举办一节的活动思路和目标 ,以“节”的吸引力增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命力。截至2006年,河东区共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5届(承办天津市家庭文化艺术节3届),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3届。河东区将继续从区域实际和群众的切实需求出发 ,以“家庭文化艺术节”和“社区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为“龙头”,不断扩大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面,不断充实提高科学文化内涵,不断整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 ,不断拓展新的载体和形式,在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引领全区文化活动向着多层次、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继续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文化发展之路。
  2、直沽文化旅游
  河东区具有独特的历史古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国三大妈祖庙宇之一的天妃宫遗址、清朝末年的北洋机械局、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周公祠等都始建于河东区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也曾在河东区度过他最光辉的时光。特别是大直沽地区,自元代出现“直沽寨”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直沽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发展,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
  河东区紧紧抓住我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契机,提出了天津“ 城市之根 ”和中国北方“ 洋务之根”(以下简称两根文化)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要在东至津山铁路、西至海河、南至东兴路、北至十五经路,总占地面积3.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充分挖掘整合各种资源 ,全力打造“直沽文化旅游基地”。2005年初 ,直沽文化旅游基地被纳入天津市“近代中国看天津”十二个重点文化旅游主题板块 ,被确定为“洋务溯源—河东区直沽文化观光区”,从而为加快建设直沽文化旅游基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规划中的“洋务溯源—河东区直沽文化观光区”以“天津之根、洋务之根”为主线 ,以地域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内涵为依托,是体现洋务文化底蕴和直沽文化特色,兼具商贸、体育、文化、服务功能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空间 ,将成为河东区旅游的聚客锚地 ,最终实现文化旅游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七区、多点”的空间格局与功能分区。
  “一带”:沿河文化景观带,主要以历史博览与教育、近代洋务文化解读、民俗文化传播与交流、景观游览为主要功能。
  “一轴”:直沽文化轴,主要以文化博览与民俗体验、旅游餐饮购物服务、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
  “七区”:洋务文化主题旅游区、天妃宫(妈祖文化)旅游区、现代娱乐创意体验区 、柳墅行宫高档花园酒店旅游区、民俗文化旅游区、体育休闲文化区、特色餐饮购物旅游区,主要以民俗展示、历史教育、娱乐、景观游览、餐饮住宿为主。
  “多点”,即在我区范围内 ,全面开发其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如:特色文化遗址、文化长廊、时代广场、绿化广场等,建设旅游景观和旅游景点。
  目前,直沽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正加强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成熟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