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政务信息 >> 专题专栏 >> 和谐社会 >> 理论前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王 伟  光明日报 2006-12-14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和谐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和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团 结人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和谐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和谐文化同改革开放、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既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建设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无视世界发展潮流,必然会落伍。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必须发展爱国文化和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爱国和创新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 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 ,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坚实基础。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为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培育和谐精神,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 、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 ,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习惯。和谐文化只有获得社会主义道德的支持,才能有效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履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道德准则;才能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 ,互谅互让 、友好协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最终取决于内心。和谐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我完善,强调道德良心和道德人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我们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加强政务诚信 、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摆在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作者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