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普及汉字文化的综艺节目《汉字风云会》正在热播,总导演关正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剖析节目火爆原因——
让文化类节目成为“刚需”

 
 

  暑期里,一档普及汉字文化的综艺节目《汉字风云会》在浙江卫视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昨日(9日),记者采访到节目总导演关正文(右图),这位一手开创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及《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的老学者,向记者剖析了节目火爆的原因。
  打造教科书式综艺
  “鬼斧神工”还是“鬼斧神功”?“贸然行事”还是“冒然行事”?“菜帮子”还是“菜邦子”?《汉字风云会》每期给出10个常用易错字,15个生活常用生字,25个实用拓展词汇,参赛者从初二降到了小学五年级,更接地气,也满足了公众找回和巩固汉字记忆的内在需求。关导表示,节目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颠覆了综艺的功能,具体是指相比娱乐至上的综艺节目,《汉字风云会》更像是一档教科书式的综艺。“其实从开播那一天,就被老师、家长、孩子认定为刚需课程,是实用的语文学习课堂,不再是娱乐综艺,甚至不是寓教于乐的综艺,而是寓乐于教,大家还爱看,这就更值了”。
  关导表示, 文化类节目因为缺乏明星效应和趣味性最容易受累不讨好, 但是这个节目的成功却让文化站稳了脚跟,也从客观上扭转了大众对于教育的偏见。“我并不觉得满足这样的刚需有什么不好。考试本来就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反对的是教育以应试为目的,而不是反对学习。所以,刚需的满足, 是我们很自豪的事情。”
  文化类节目越多越好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对于是否担心同质化节目过度消耗文化资源,关导坦言,这种节目越多越好。“汉字节目的持续,不是因为市场空间还有存量,而是因为汉字本身的重要性。仅就汉字而言,常用字、常用词的数量的确都是有限的。现在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早就脱离了文盲阶段,普遍享受了中等教育,大学普及率也是历史新高,加上互联网对语言生命的激活, 汉语处在重新焕发生命的节点。 这时候,增加常用字量,拓展词汇增加更微妙、准确、生动的表意能力,就是必然的。这不光是语言问题,还是思想能力的问题。咱不是要成创新社会吗?没有强大的思考能力肯定是没戏的,而所有思考都是靠语言支撑的。贫乏的语言是产生不了丰富的思想的。”
  提及接下来文化类综艺的方向,关导坦言:“最近好几位朋友问我,文化节目就这么几个题材、几种样式,还能创新吗?我说, 谁说文化节目就几个题材了?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动物,题材太多了。 现在看着少,是因为跟风的多、重复的多、山寨的多。 文化节目最大的挑战是启动新题材。”因此, 接下来关导和他的团队将要做的新项目就是读书类节目。“大家都在说读书重要, 但是现在公共平台上没有一档有影响的读书节目。这成了我们的心病, 成了很长时间的梦想。这个节目会有很多困难,不然早就有人抢着做了。 我们有了一个方案, 在腾讯获得极高的评价,是跟开心麻花合作的。”

 
                                 2017-08-14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