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第二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开幕

 
 

  11月23日21:20,天津卫视《群英会》节目邀请到了多位中国风筝大师,南北派风筝齐聚一堂,讲述各自辉煌的风筝历史,它们不仅仅是花样繁多,有的用于战场上的消息传递、古代天气预报;甚至能拉动拖拉机,中国风筝同时也影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多精彩尽在今晚《群英会》。
  大家都熟悉的天津风筝其实是风筝中最年轻的, 据天津“风筝魏”传人魏国秋讲,他已经是第五代了, 他家风筝有150年的历史,天津风筝善绘画、品相好、种类繁多,可拆拼,价值百万的风筝常是抢手货。
  北京风筝与天津风筝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绘画见长,其著名的“扎燕风筝”形象,曾是中国风筝的代表。据曹氏风筝传承人孔令民介绍:“扎燕风筝种类很多,胖燕、瘦燕、娃娃燕,最初是由曹雪芹先生设计的,并著有《曹氏风筝谱》一书。”山东潍坊素有风筝之都的美称,《群英会》现场就挂有潍坊的特色风筝:龙头蜈蚣。王永训介绍他曾做过3300米的龙头蜈蚣,吊装绳就用了两吨半需要40个人合作才能放飞。王永训做过实验,上百米的龙头风筝可带动一台拖拉机。
  这里面最有历史感的当属南通的板鹞风筝,相传始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是南派风筝的代表,号称:空中交响乐。南通板鹞的特点就在于风筝上都有大小且不同音阶的哨口,按照它发出的音律用于“报警、传递消息和天气预报。”主持人那威感叹道: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太令人赞叹和折服,真为中国拥有这么精湛的传统手工艺而自豪。更多精彩内容尽在23日晚21:20《群英会》。

 
                                  2016-11-25
                             (新闻来源:天津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