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一曲悲壮英勇的赞歌
 
 

  由天津拍摄制作的大型史诗电视剧《寻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革命信念、不屈的斗争精神,为国家的独立统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艰辛“寻路”的历程,演绎了一曲悲壮而又英勇的赞歌。
  第一,该剧深情讴歌了“寻路”的艰辛和为此牺牲的革命先烈。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但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和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是我党探索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始,这是一次“寻路”。广州起义的失败告诉我们,按照外国的办法,以武装夺取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遭到挫折后,及时地率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 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道路。这是一次有着重大意义的“寻路”。然而为了寻找这一条正确的道路,党的优秀儿女和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周文雍、陈铁军、张太雷、郭亮、陈乔年、罗亦农、向警予、彭湃、杨殷、蔡和森、杨匏安……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或在刑场上举行婚礼,或作诗“留得豪情作楚囚”,或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他们高举共产党人的信念大旗,坚定地寻路,做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二,全力塑造了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一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电视剧《寻路》将这些领袖人物放到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中去展示他们的革命意志、性格特征和战斗胆略。例如,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说,对于我的批判我不想辩解,因为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裁决。但是为了中国革命之大计,我诚恳地向诸位说,中国的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如要完成这一伟大的革命任务,就必须有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因此我和朱总司令等同志探索的这一条革命道路是正确的。这就是毛泽东性格中“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特点。而周恩来则是“厚德载物”的文化性格,他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电视剧对这些做了进一步的开拓和深化,让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袖人物,而是走进了领袖人物的精神世界,看到了他们的信仰、理想和人格,从而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仰和崇拜。这也是《寻路》的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真切传达。
  第三,出色地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敬畏历史、尊重历史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根本要求。作品以正确的历史观解读了自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至1932年宁都会议五年的历史,通过对大量历史史实的描绘,营造了真实可信的历史氛围,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历史人物,自然地融入到客观的历史氛围之中,从而给人以真实的历史感,同时给人以美感的体验。《寻路》的成就是它并没有停留在历史文本的真实上,而是从电视剧艺术规律出发, 将繁杂的历史现象经过艺术的虚构、加工和提炼, 转换为艺术真实,从而使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第四,透析出丰富的文化批判精神。电视剧中的文化批判精神既是电视剧价值的重要方面,又是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表达。 电视剧《寻路》的文化批判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批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挥; 二是批判了李立三、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三是批判了党内的叛徒,如向忠发、顾顺章、白鑫等人;四是批判了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革命群众和大批共产党人的罪行。
  电视剧《寻路》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寻路”过程是那样的千难万险,那样的九死一生;同时作品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批判什么,这也是这部作品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之所在。
                                        2013-07-14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