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小站《寻宝》“趣事”多  
 

  昨天上午,由央视综合频道、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央电视提案《寻宝》——走进天津小站”活动在小站练兵园进行了第二场海选。在现场,藏家与专家积极交流,不少难得一见的珍品被专家选出将参加《寻宝》节目录制。
  鉴宝现场成“交流会”
  记者昨日在位于小站练兵园内的鉴宝现场看到,四位鉴定专家的身前排着一条条“长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昨日一天,现场参与鉴宝的藏家就有近千人。在等待专家“掌眼”的同时,这些“同好”们也不忘互相“打探”,鉴宝现场俨然成了藏友们的“交流会”。
  一位藏家玻璃瓶中的棋子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经过询问得知,这是沉香木制成的象棋棋子。见旁人目中流露出怀疑的神色,这位藏家甚至现场做起了实验:他将棋子上刮下的木屑放置在点燃的香烟上,“闻闻,是不是有股香味儿?”人群中果然有好事者探过身子,“是有股味儿,烟味儿。”他的话也引来周围一片哄笑声。
  利用等待鉴宝的空闲时间,等待的人群中也玩起了“寻宝”:最先引起大家兴趣的是一些诸如明清家具、瓷器花瓶等显眼的“大件”,一边是观者七嘴八舌的议论;一边是藏家引经据典、据理力争自家藏品是“真东西”,海选现场俨然成了现场版的《寻宝》。
  藏友现场“惊喜”不断
  在瓷器鉴定组,藏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新的”——这往往意味着藏家“打了眼”。听到专家这样的评价,有人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也有人仍不死心,甚至拿出了报纸和拍卖图册为自己的宝贝“叫屈”。
  有人失落, 也有人现场收获惊喜。一位本地藏家带着孩子来鉴宝, 小孩子怀中抱着的一个青色瓷碗引起了专家的注意。瓷器鉴定组专家丘小君仔细端详了这只碗后表示, 这是一件元代珍品, 价格不菲。 听了这话, 原本没抱多大希望的藏家惊喜不已,回去的路上却怎么也不肯再将“宝贝”交给身边的小孩子了。看着一脸满足的大人和撅起小嘴有些“失落”的孩子,周围的人群也全被这“一大一小”逗乐了。
  有“惊喜”的不仅仅是藏家。青铜器鉴定组专家陈建明告诉记者:“天津小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天现场海选亮点不少,发现很多和小站有关的文物,比如当年从宫中流出的缂丝,还有一些刀剑武器,都是当年和小站有关的遗存。今天让我印象最深的“宝贝”,就是一件明代的缂丝,品相和做工都非常好,应该是当年八国联军从宫中掠得后流落到天津小站的。这些历史遗留物,反映了小站的人文历史,希望通过《寻宝》,让更多人了解小站在中国近代这段风起云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天津藏家“卧虎藏龙”
  在与多位专家的交流中,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天津文化底蕴深厚,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个收藏“富矿”。
  书画鉴定组专家李学伟表示,《寻宝》走过了几十个城市,天津是最“难”的。“天津的真东西、好东西还是比较多的,整体质量也比较高。”在鉴定现场,让李学伟惊叹的不仅仅是天津藏家的丰厚“家底”,他们的收藏知识同样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有的藏家甚至还现场与专家较起真来。对于这种现象,李学伟笑称:“天津的藏家卧虎藏龙,所以我们看东西也特别谨慎。鉴定本来就是一人一个看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鉴别,即便是专家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总体上大致是相同的。”
  李学伟告诉记者,在“宝贝”的甄选过程中,专家组更多的是考虑藏品与当地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我们会尽量挑选一些有故事可讲的东西。小站地区出了五位总统、九位总理,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尽量选他们后人的东西,或是当地一些有名的画家。今天有一件当地画家马家桐的六条屏山水,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2012-06-2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