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2011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今落幕
电视剧产量“井喷”质量待提升

 
 

  2011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昨日在京闭幕,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各路剧组频繁亮相让人目不暇接,也使得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今年下半年及明后两年的荧屏多了不少期待。从去年十月至今,广电总局审批立项的电视剧总数已超过三万集,中国电视剧产量“井喷”已是不争事实。然而,在产量飙升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国产电视剧整体质量仍有待提升。
  业界巨头整合资源“聚”好剧
  随着华策影视、华谊兄弟以及光线传媒接连成功上市,影视行业集团化竞争格局也日渐显现。在今年的影视展上,华谊、华策均以行业领军者的姿态宣布了新剧计划。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这些领军者早已把优质资源整合并转化为了生产力。
  华谊兄弟在“好聚·华谊”年度盛会上公布了2011年至2012年的新剧名单,《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花木兰》《连环套》《无贼》《三侠剑》等20多部新剧曝光,著名编剧彭三源和导演高群书首次以华谊制片人的身份亮相。华谊兄弟电视剧事业部总裁杨善朴将2012年定位为华谊电视剧的“品牌年”,“理性投资、定向输出”是华谊电视剧继续贯彻的营销策略。杨善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工作室’模式之下,产量不是问题,从2007年至今,4年间我们的产量翻了7倍(700集),很多人怀疑这些剧怎么发出去,其实现在的市场上,好剧永远不愁卖,不好的话别说700集,就是70集也费劲。我们要拍高收视率的剧,要拍电视观众最喜欢的剧。在营销上我们提出‘理性投资、定向输出’,所谓理性投资就是强调务实面对市场,每个项目都会在创意阶段就反复商量,形成剧本后更是需要很多策划和讨论。具体方式就是定向输出,对口输出,有的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和电视台签订了订购协议,甚至连选择哪个演员都跟电视台商量,毕竟电视媒体最熟悉他们的观众。”
  华策影视投拍的《流星蝴蝶剑》在央视播出后取得不错收视和反响,因此“武侠新世界”的出炉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未来几年中,华策影视将翻拍《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多部金庸、古龙武侠名著,并邀请众多知名导演和演员,力图再塑武侠经典。
  关注“品质”,联盟成业内趋势
  电视剧数量飙升,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会有不少题材、班底和制作相对薄弱的电视剧将沦为“鸡肋”。为了避免投资打水漂, 不少投资人开始关注产业链的上游,希望靠“垄断”编剧、 导演这些电视剧产业中的稀缺资源来打造高品质剧集。
  在上海电视节上,著名导演高希希宣布成立“希世纪”公司。 此次北京影视展期间,高希希联合博纳影业投资1.5亿元打造《楚汉传奇》,并成功邀请久违荧屏的陈道明出演刘邦。在新版《三国》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吕布”何润东将出演“霸王”项羽。投资过亿元、80集的长度(主攻假期档)以及博纳与高希希的“强强联手”,让不少电视台在该剧筹拍阶段就“闻风而动”——好剧不愁卖,《楚汉传奇》又是一例。
  影视展期间,凭借《宫》成功晋身一线制片人行列的于正,其工作室宣布与华夏视听环球传媒联手,于今年底翻拍金庸经典武侠剧《笑傲江湖》,同时还将合作“帝王宴”项目,拍摄《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乾隆皇帝》三部电视剧。其创作班底除了冯绍峰、杨幂、何晟铭等御用班底外,杜淳、薛佳凝、曹曦文、刘恺威也将赴“宴”。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看过今年的北京影视展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剧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影视展期间(三天)举行的各类电视剧媒体见面会、发布会就多达数十场,为历年罕见。著名演员唐国强在谈到今年影视展时说:“我们现在已经是电视剧生产的第一大国,电视剧市场可以说是‘万紫千红’。但电视剧的生产不要‘一阵风’,什么火就拍什么。而且我们的电视剧不应该仅限于中国,作为一个电视剧大国一定要走出去,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请进来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差距。所以我们的电视剧生产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

                                        
                                          2011-08-2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