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研讨
     
 
以画写史的新开拓
 
 
                   甄光俊(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戏曲理论家)
 
 

  从20世纪20年代至60 年代,日臻完美的京剧舞台上 ,老一辈艺术家更加炉火纯青,新一代成就卓著者接踵崛起,新老艺术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自京剧艺术形成之后前所未有的辉煌。以梅兰芳为先行的京剧艺术家还把京剧艺术传播倒欧、美、亚洲各地,使中国的民族戏曲得以跻身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列。这一时期是京剧艺术发展史上呈现出鼎盛辉煌状态的高峰阶段。本市画家张天翼倾尽四年心血,采用多种绘画技法,创造性地将这一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京剧艺术家在舞台上创造的典型人物造型,有序而和谐地再现于巨幅京剧史画《鼎盛三十六家图卷》中。(以下简称图卷)不久前在京津两地展出后备受戏曲界和美术界的关注。
  戏曲史表明 , 北京曾经相继出现过画家贺世魁绘制的清代乾隆年间戏曲名演员群像 《 京腔十三绝》 ;清末画家沈容圃彩绘的晚清演员群像《同光十三绝》等 ,都是记录戏曲艺人风采的剧装人物图画。由于历史的原因,贺氏的《京腔十三绝》未能传诸后世。沈氏的《同光十三绝》流传至今成为研究早期京剧的珍贵资料。
  与前人比较而言,张天翼所绘制的《鼎盛三十六家图卷》意义在于以画写史,具有再现京剧舞台艺术与记录京剧演艺历史两种不同功能,以及戏曲与绘画两种不同艺术门类这几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画家的创意追求,不单单是京剧艺术的造型美,或者是绘画技法的精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图卷的形式 ,真实地记录京剧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阶段性史貌。所以采用巨幅长卷形式 ,以气势恢宏的构图 ,完整而富于理性。从整体上审视 ,图卷清楚地展示出京剧艺术鼎盛辉煌的高峰状态之历史完整面貌。因此,这件作品可称为阶段性京剧史图,而不仅仅是欣赏类美术作品。
  图卷中每个人物造型构图,看上去都极有神采。它不同于照相方式呆板地记录记录舞台上演员的蹬式、亮相,图卷所选取的图形和人物表情,大都不是演员亮相那瞬间的凝固了的神态,而是选取扮演者表演情绪的流动过程。所以,看上去个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宛如人物正在舞台上进行着的表演。尤其是对武戏演员的描绘,着眼点不是技术性的翻打扑跌,而是于演员唱念做打之间流露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把武戏文唱之文做了艺术化渲染。
  图卷中所有人物,无一借助背景的烘托,也不是一律照搬舞台人物现成的姿势形态。图卷所复原的这些艺术形象 ,是画家长期对京剧舞台静观默察而后烂熟于心 ,在精雕细琢于纸上。透过这些人物造型,清楚可见画家善于从一出戏、一个人物的形态,扑捉最美妙、最强烈、最富有说明性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自然入画的动力。恰恰是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最足以表现戏曲人物的思想、心态等内在情愫。最值得称道的是,图卷所表现的内容,既是戏中人物的典型,又必须准确地画出扮演者的个性特征。同一出戏,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演法,舞台风格也不尽相。画家把握住每位演员最具魅力的个性特征,进行艺术再现,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哪位艺术家在哪出戏里塑造的哪个人物形象。如果有人画此类题材,若偏离了演员的个性特征,很难获得戏曲界的认可,那必将影响史图的真实性,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鼎盛三十六家图卷》是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是以史画形式为京剧高峰时期代表人物树立的纪念碑;是研究近现代京剧发展史的可靠图像资料。它成功面世,无论对于戏曲界还是美术界,都是弥足珍贵的。


                 (发表于2002年6月《天津日报》其后本文作者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