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研讨
     
 
张天翼绘京剧人物图卷题记
 
 
                       吴同宾 (戏曲理论家)
 
 

  张天翼是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的戏剧和美术研究人员,是颇有造诣的戏曲人物画家、京剧史画家,也是最早开展戏曲与美术边缘学科研究的学者之一。多年来,对人类扮装文化的研究和“扮装艺术”的研究,以及对以京剧为题材的扮装人物画的研究,都取得了多具创意的学术成果。张天翼经过常年坚持以戏曲为题材、以新的人物画造型理念,突破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方式,对“扮装人物”这一新的人物画造型领域进行开拓性的探索,探寻扮装人物画独特的造型语言。他擅长戏曲速写和大写意戏曲人物画,特色独具,自成一格。他曾以作品多次配合国家举办的重要戏曲演出活动而举办个人画展。
  张天翼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对于京剧艺术本体发展史作了深入地研究,并对其鼎盛时期的划分拿出了自己的意见。作为研究成果,提供给专家们分析研究,我个人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同时还对本时期出现的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剧目 ,典型表演(包括形体动态、神情),都做了反复 、细致地研究、比较、筛选,最后从中精选出36位各自创造了独特表演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名家,精心绘成了一幅名为《鼎盛三十六家图卷》的巨副画卷。绘成初稿后,又请许多位专家、艺术家多次予以审评、研讨,然后又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务求精到、传神,终能臻于精品的地步。
  京剧自从形成以来,大约有160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辉煌的历史时期 ,约在清末的同治 、光绪年间。这一历史时期,京剧艺术迅速发展,影响不断扩大,剧目日见繁多,各个行当的艺术家都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其中老生、武生的程长庚、谭鑫培、杨月楼;小生的许小香;旦行的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丑行的刘赶三等,都为开创和发展京剧艺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于时代所限,他们优美的舞台形象没有能普遍地流传下来。当时有一位画家沈蓉圃,选出了13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精心绘制了一幅他们的群体剧装肖像,由于面目毕肖,神情逼真,服装、化妆写真,所以成为京剧史上的第一幅演员图像的写真杰作,这就是传世至今的《同光十三绝》图像。不仅为我们保留了历史上这些京剧艺术大师鲜活真实的舞台影像,使之流传久远,更是研究京剧的珍贵形象资料。
  在这以后的四五十年间,京剧的影响愈来愈广大,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水平日益提高,剧目日益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剧史上的鼎盛时期。京剧艺术家数以千计,杰出人物也数以百计。如何把这些大师的优美舞台形象,运用画笔精心提炼、集中体现,再创作为艺术作品,正是当代戏曲人物画家们所面临的严肃课题和文化使命。
  张天翼绘制的京剧艺术史画《鼎盛三十六家图卷》,正是有鉴于此而潜心创作的巨幅画卷。与《同光三十六绝》还有所不同的是,“十三绝”画的是十三位艺术大师的半身群体画像,虽然珍贵,但作为舞台形象,表现毕竟不够完整,而且没有描绘每个人的形体动态和表演神情。《鼎盛三十六家图卷》却是一家一个独立造型,或两家一组造型,各家都是独立成章,而且依照各家不同的表演风格,不仅具体描绘了他们的形体动态和表演神情。而且使工笔 、重彩、写意 、装饰、西画、年画等不同绘画形式有机、和谐地共处一卷之中,形成丰富的节律性,并且适应了当代多元化的审美倾向。
  《鼎盛三十六家图卷》不仅是《同光十三绝》之后的继承作品,更是在“十三绝”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有着更强的创新意识,属于当代产生的文化精品。这幅图卷是继承《同光十三绝》之后,表现京剧艺术在鼎盛时期繁荣辉煌的绘画文献作品,是鼎盛时期京剧艺术大师及其艺术成就的史画形式纪念碑。堪称是对我国京剧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也是“入世”之后对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厚礼。我们常说,历来天津是京剧文化的重镇,《鼎盛三十六家图卷》产生在天津,是有其必然性的,并为天津文化事业争了光彩,这是天津人引以为自豪的。



              (发表于《中国戏剧》杂志2002年11期、2005年4月《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