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推动优质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相向而行

 
     
 

  “如果早一点听到这个培训,那么我们股权激励计划可以设置得更加合理一些,现在准备回去再好好研究一下。”在听完来自专业会计师的《企业改制上市的财务实务》的讲座后,一家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并准备在资本市场“更进一步”的文化企业老总对记者扼要总结了自己听课的收获。
  5月21日成立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北京基地” 暨 “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 (以下简称“培育基地”), 举行的首场上市实务培训讲座就给北京的文化企业家们带来了实在的收获。当天,这一由北京市文资办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共建的国内首家专门服务文化企业的培育基地正式揭牌,将就近为文化企业提供改制、路演宣传、投融资对接、辅导上市和互动交流服务,优化文化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培育基地的设立不但顺应了当下优秀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相向而行”,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进行“精准发力”式文化金融扶持思路的体现。
  相向而行
  尽管略有波折,但近年来, 优质文化企业和资本市场“相向而行”的总体态势已经形成。 在北京这样一个集中了大量优质文化企业资源的区域, 这一态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4月,全国文化领域境内外上市公司共有315家,其中北京地区占据76家,约占全国的1/4,排名全国第一;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北京地区文化企业有36家,占全国总数的14.52%,市值超过7000亿元,约占全国总数的1/4。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 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 会有更多优质企业涌现, 我们很看好北京这个市场, 希望挖掘更多有潜力的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所以我们会高标准建设培育基地, 为文化企业提供上市培育、专业培训等服务。”培训基地的合作方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张冬科表示,未来上交所将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培育文化上市企业、为优质文化企业IPO做好服务和培训这几个方面充分发挥培育基地的作用, 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
  结合优质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双方的需求,培育基地的作用就是要在当前从严监管的宏观大背景下,帮助优质的文化企业在“排队”企业中脱颖而出,尽早进行IPO,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公开的市场,有很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则、财务运作规则,所以企业在前端就要重视,要熟悉市场规则,规范运作,完善治理结构,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辅导,审核通过率就有望提高,迈出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希望培育基地在这些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北京证监局副局长陆倩表示,“进入资本市场之后,有助于优化文化产业资源的配置,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也能够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上市的主体和培育基地的服务对象,优质文化企业对此的感受最为直观。正在筹备上市的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蓝陶勇参加了当天的讲座,他表示,公司开展的是文化无形资产融资租赁业务,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正在券商的辅导下筹备上市,听取了当天的讲座后,觉得对企业了解上市知识、加快上市步伐有积极意义。对此,当天讲座的授课老师之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汪阳说:“讲座紧扣上市主题,上交所高度重视并严格审核,全是当下及时、准确的上市信息。”
  精准发力
  数据显示, 北京市有25万家文创企业,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9000多家,其中既有优质的头部文化企业,也有活力十足、创新能力较强又灵活的广大中小文化企业。这些数量巨大的文化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中,其关注点不同,需要的文化金融扶持手段也就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定中体现出“精准发力”的特点, 来服务不同规模和要求的文化企业。
  培育基地的设立首先为服务优质文化企业奠定了基础,“培育基地的设立就是推动北京文化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举措。”北京市文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培育基地建设将以“融智、融资、融通”三融为目标,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为广大文化企业提供服务,一是融智,将精心设计安排高质量的政策培训和实务培训,为文化企业更好地熟悉和登陆资本市场,提供知识储备和制度支持;二是融资,将组织文创高端人才推荐和投融资对接活动,促进产业人才与资本的对接;三是融通,通过走访、接待、座谈、沙龙等形式,推动文化企业与上市相关部门对接,指导文化企业开展改制上市辅导等工作。
  与此同时,北京市有关部门还将以培育基地挂牌为契机,启动文化金融十大品牌建设,包括探索成立全国第一家文创银行;打造文创板;设立文化创新基金;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落实“投贷奖”政策,打造“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试点推出文化企业房租奖励和上市奖励政策等。
  “小企业关注房租,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关注融资成本,大企业关注上市,所以我们的政策力争做到精准发力。”对于文化金融举措的不同服务对象,北京市文资办有关负责人认为精准发力有助于“活水养鱼”,从而能够促进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样的“精准发力”,文化企业方也深有感触,当天参与讲座的一家小规模文化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公司目前距离上市还很远,但通过讲座还是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知识,接触到了一些有投资意向的金融机构,颇有收获。

 
 
                                 2018-06-12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