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直播+非遗+电商”助力非遗产业化 手工艺人获上百万收入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年轻人的关注。但对“80后”“90后”和“00”后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像一个缺乏感知的抽象名词,并与“老掉牙”“枯燥”等词语划等号。如何打破“误解”?6月6日至18日,移动社交直播平台花椒直播举办“传承·匠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第一季,探索“直播+非遗+电商”模式。“玉雕”“龙泉剑”“古法制香”等10余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 通过直播吸引了超过700万网友围观,并为手艺人带来上百万元订单收入,推动了非遗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对于在新形势下传承非遗文化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与以往枯燥的说教形式不同,此次直播聚焦于年轻的非遗“匠二代”,并以直播特有的实时性、互动性,将他们的精湛技艺鲜活地呈现在网友面前。在直播中,网友既可以看到“颜值匠人”马瑞对又脏又累玉雕工作的执着,也能看到“四川长嘴茶壶”非遗手艺传承人碧瑶偷学技艺的不易。一场场非遗直播过后,年轻用户对非遗有了全新认识:非遗传承人不一定是年迈的老人,也可以是“80后”帅哥、“90后”软妹;非遗并非高不可攀,也可以接地气,推动了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背后的重要力量。
  此外,非遗直播也突破了非遗传承中的地域限制。非遗大多出自某个地区,不少都是手工作坊,无论是品牌还是规模皆不成形,难以为外界所知。非遗直播恰恰打破了这种桎梏,为非遗文化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台,在增强非遗品牌曝光同时,让全国观众通过直播方式了解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带动更多人参与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当中。
  此次直播在为非遗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也打通了非遗产品的线上流通渠道。比如,在“玉雕”直播中,出现土豪打包玉雕饰品的个例;在“古法制香”直播中,物美价廉的香料引发网友疯狂订购。据统计,在“直播+非遗+电商”模式推动下,累计为手艺人带上百万元的销售订单,让人看到了非遗的巨大潜力。
  “直播+非遗+电商”模式, 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技艺以年轻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关注。同时,也成为非遗活化振兴的一次积极尝试,令原本需要保护的非遗产业实现了“自我造血”能力,推动了非遗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活化与创新。
 
 
                              2017-07-11
                           (新闻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