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对接协同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京津冀三地同唱文化“大戏”

 
     
    日前, 由汉沽文化馆组织的评剧名家名段专场演出在汉沽大剧院举行。 来自唐山演艺集团公司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张俊玲、罗素琴、朱宝琴等演唱了《成兆才》《杨三姐告状》等评剧经典唱段,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也是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相互对接的一个缩影。
  “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 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更是先行一步, 各种对接活动很多, 像走亲戚一样来往频繁。”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早在2014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在生态城国家动漫园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将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对接产业规划,依托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共同打造文化产品综合展示交易平台;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和互通互联的演艺信息共享平台,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鼓励各类所有制艺术院团在三地惠民演出;围绕三地具有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推动红色旅游、 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而新区的文化部门也积极行动,2015年11月,塘沽文化馆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汉沽文化馆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大港文化馆与河北省易县文化馆分别结缔友好馆,四地合作地区将整合区域文化资源,相互协作,不断提升文化发展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联动融合、协同发展。
  “今年, 滨海新区将发挥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用,提升京津冀文化产业市场开放度,塑造文化创意展交会品牌。”该负责人介绍说。

 
 
                                 2017-04-11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