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增加有效供给 提升文化消费
  在2016年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是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上半年,在2015年“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并确定、公布了第一批第一次26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下半年,各试点城市因地施策,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消费,有效拓展了文化消费空间,试点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再次充分显示了该项工作的紧迫性。
  事实上,文化消费不仅是2016年度重点工作,更是当前关乎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局性工作。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文化消费能否补齐短板,进而发挥拉动经济的积极作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能否形成若干行之有效、可持续和可复制推广的促进文化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并无先例可循。充分的调研、扎实的前期试点和科学合理的试点方案是这项工作科学有序完成的重要保障。
  2015年6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了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 从东、中、西部分别选取典型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文化消费政策措施进行试点。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划和有效组织实施,这些地区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数据、发现了问题,为下一步更大范围内的试点奠定了基础。2016年初,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总结并对外发布了试点项目的相关经验和数据,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和同时存在的巨大缺口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后,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又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
  在这些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5月,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通知》 及其工作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进行了详尽的部署,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性。比如,对于申请成为试点城市的条件和要求,实施方案不仅规定了定性式的标准,而且有量化的硬指标;方案还特别强调了文化消费数据统计这一基础性工作;此外,方案对于考核和评估也都做了严格要求,动态管理机制将会撤销不合格的试点城市的资格。
  《通知》印发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2016年6月, 在各地提交申请方案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在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第一批第一次26个试点城市的名单正式对外公布,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因地施策推进试点工作
  首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至今已有半年时间,在此期间,首批试点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因地施策,围绕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惠民便民措施、提高文化消费便捷度、促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加强宣传发动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着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大文化消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各试点城市从加强对创作生产的引导扶持等方面着手,通过多种措施从源头上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如河北石家庄市,打造“一月一名剧”,满足广大戏曲爱好者多样化的欣赏需求;以6家市直文艺院团为主要班底举办“石演大舞台”,演出50场,涵盖京剧、评剧、 河北梆子、丝弦等艺术形式。 如宁夏银川市,在调研基础上将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刺激带动消费作为试点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银川市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文艺作品奖励办法》,对5个重点文艺项目、9项重点文化活动给予项目资助经费,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如上海市徐汇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文化建设,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资助等方式为民营组织参与公共文化供给、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机会,丰富文化消费品和服务,打造了“艺徐汇”展示交易服务平台,为民营院团提供“买、配、送”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平台,激发市场原创活力,更好实现与居民文化需求的对接。
  深挖潜力,通过消费季、节庆展会等综合性惠民活动带动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消费需要搭建平台,综合性惠民活动可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从而释放市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北京市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通过发放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和促进大众文化消费,通过发布文化消费品牌榜,扩大文化消费有效供给,引导居民消费热点。消费季期间,共开展2.1万余场次文化惠民消费活动,吸引7776.2万人次参与,累计实现消费金额160.8亿元。重庆市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通过发放现金券直补消费者,引导文化企业推出“亿元文化消费礼包”提供让利优惠,举办42项主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和带动市民进行文化消费。长沙的文化节会已经成了拉动文化消费的新增长点,如长沙阳光娱乐节、长沙图书交易会、公益电影放映月、长沙印博会等,通过发放消费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了多行业联动,激发民众的文化消费兴奋点,吸引市民走进书店、歌厅、影院,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优化环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共享文化消费信息等改善文化消费条件。 扩大文化消费需要提高文化消费便捷度,夯实文化消费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文化消费条件。重庆市整合文化消费场所优势资源,筛选出1000家文化企业组建“重庆文化消费企业联盟”,评选“双百佳文化消费新领地”。石家庄市重点打造红太阳大剧院、洪顺曲艺社、万象天成下沉广场等一批特色突出、运营规范、环境舒适、适合市民夜间文化娱乐的休闲消费目的地。广州市打造北京路、上下九核心文化旅游区,越秀、荔湾老字号一条街,白鹅潭滨水文化休闲区等文化消费集聚区,发展多业态文化旅游消费。 南京市建设“南京文客网”,开发“在南京”APP,出版南京城市文化消费指南,网罗全市所有重要文化娱乐信息,引导线上线下文化消费。
  齐头并进,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界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并进而打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合肥市在试点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政策时规定,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消费评价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则可以用于自主文化消费。天津市武清区依托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导流,鼓励居民前往公共文化场馆参观,获取奖励积分,并兑换相应优惠券,凭优惠券在试点文化企业消费,可获取相应金额减免。
  创新促动,推动文化与互联网、旅游等融合发展。通过创新举措和思路,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扩大文化消费、引领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云南丽江市采取“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引领——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试点模式,围绕以“文化+”全面提升旅游等产业文化内涵、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的主线,提升文化消费品质,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文化消费持续发展动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借举办那达慕、博览会等节展活动发放文化消费券和补贴经费,参与人数10万多人次,直接带动地方文化旅游消费上亿元。
  扎实有效推进试点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文化消费短板,特别是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供给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在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中有所显现。比如,在一些试点城市中,虽然文化消费补贴和奖励的力度已经不小,但由于缺乏优质文化产品,所以消费者的自主消费意愿还是不高;再如,虽然文化消费的总量规模并不大,但其中的分化差距却不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以及不同文化消费门类之间的差异都很大,这些结构性矛盾都会影响文化消费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此外,财政扶持引导资金的落实、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人才等也是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此,文化部多次组织不同片区试点城市座谈会,以沟通交流的方式互相借鉴好做法和经验,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长期工作,牵涉面很多,只有文化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等携起手来,各司其职,扎实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才能为补齐文化消费短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积极贡献。



 
 
                                2017-02-19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