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激活老城资源 打造“文化客厅”
——南开区整体提升改造鼓楼商业街调查

 
 

  今年以来,南开区深入推动服务业综合改革,充分发挥老城厢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整体提升改造鼓楼商业街,让鼓楼商业街“钟声敲起来、灯光亮起来、文化火起来、活动多起来、游客旺起来”,以鼓楼为依托,通过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聚拢老城人气儿、文气儿, 打响名人牌、民俗牌、特色牌,做大做强鼓楼周边文化旅游服务业聚集区, 打造津城“文化客厅”。
  整体提升擦亮津城“名片”
  “鼓楼这边现在越来越热闹了,每当节假日有亲戚朋友来天津玩,第一站我们都爱选闻名已久的老城厢。”在天津某IT企业工作的北京小伙儿徐勇正为几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鼓楼的历史,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感:“这里既能听相声、尝小吃,又能买特产、淘古玩。挺好玩的一个地方,我几乎每周都来逛逛。”
  日前,经过为期半年的整体提升改造,鼓楼商业街新装亮相。提升改造后的新商业街集“旅游、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与大悦城、古文化街、东马路商业聚集区连缀成片,“城市客厅”的文化气息吸引了八方来客,每逢节假日,日均接待客流超过十万人次。
  漫步改造后的鼓楼商业街,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人陶醉。规格统一的明清风格牌匾、吊幌古色古香,广东会馆、元升茶楼时有悠扬的琴声、乐声雀跃而出,吸引游客驻足聆听。“老城小梨园”的相声专场正在进行,阵阵哄堂笑声传来,惹得路人会心一笑。街心的实木中式棚亭造型古朴,商亭之间设有中央休息区,游客可在游览之余落脚休息,观赏周边街景。
  2012年,鼓楼商业街部分管理权下放到南开区,为重新擦亮这一天津市的“名片”,南开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抓住鼓楼之魂、丰富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服务功能、引导业态调整”,启动鼓楼商业街的整体提升改造,涉及近2万平方米的墙面粉刷、6500平方米沿街牌楼彩绘和4000多平方米的墙壁整修。
  “鼓楼周边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典戏楼——广东会馆,华北地区第一所华人教堂——仓门口教堂,元升茶楼、老城博物馆、格格府、居士林等知名景点也错落其中。”鼓楼商业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石佩刚告诉记者,这里其实还隐藏了不少“高人”:“鼓楼北街、东街的二楼有十几家中高端的字画工作室,是几十位本市知名书画家日常活动的大本营。另外,天津古玩商会等业内权威机构也都设在这里。”
  为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南开区以提升改造为契机,对商业街商户进行业态调整:鼓楼门前广场打造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基地;北街以天津中高端字画工作室、古玩字画商铺为主,打造集创作、赏析、拍卖、经营为一体的高档次成规模的文化产品集散地; 东街以现有商业仿制字画交易为主, 打造辐射华北地区商业字画集散地;南街商铺引导发展餐饮业,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成为接驳古文化街游览人群休息就餐的中转站;西街经营业态以茶石文化为主,做大做强天街茶石文化广场。业态调整后,重点发展环老城厢地区的旅游商贸、艺术品交易、古玩鉴赏拍卖、曲艺演出、休闲茶艺等文化产业,使游客在这里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歇、有的玩,形成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服务业聚集区。
  文化惠民彰显南开品牌
  鼓楼商业街整体提升改造后,场地有了,环境新了,游客多了,各类文化演出也日益丰富起来。
  金秋十月,第五届“和谐南开”文化艺术节期间,天津京剧院和南开区戏剧协会的艺术家们在鼓楼广场连续三天演出“鼓楼戏韵”戏曲专场。酣畅淋漓的谭派、潇洒飘逸的马派、起伏跌宕的程派、大气自然的梅派……华丽精致的扮相、高低婉转的吟唱像磁石般吸引过往的行人,台上演得起劲,台下看得带劲,“站票”、“蹲票”比比皆是,很多外地前来旅游的游人甚至是外国友人也纷纷驻足欣赏,摄像、拍照。家住红桥区的专业戏迷只先生告诉记者,他以前住在老城里的只家胡同,从小时候起就爱听戏,今天本来是去天后宫那边看朋友的,路过鼓楼听见锣鼓家伙点儿,就忍不住过来了,“在这儿一站就是一上午。明天还有我还来。要是天天有,我就天天来。”
  南开区充分利用鼓楼广场和周边戏楼、茶馆的场地资源,举办音乐专场赏析、戏剧曲艺演出等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聚敛老城人气儿。在此基础上,该区通过挖掘老城历史资源、建设戏剧产业聚集基地、繁荣社区群众文化,陆续打响名人牌、民俗牌、特色牌,南开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挖掘老城文化资源,打响名人牌。通过深入挖掘南开区名人文化、皇会文化、故居文化、曲艺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对区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建档和保护规划;建设、提升“国粹宫”博物馆、老城博物馆、元升茶楼等,打造区域文化新亮点;印制南开区文化旅游手册,重点发展老城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戏曲文化产业聚集区,打响民俗牌。以民间文艺演出为龙头,繁荣民俗文化产业,打造天津市戏曲文化产业聚集区。充分利用鼓楼周边戏曲、曲艺演出场馆集中的优势,依托广东会馆、名流茶馆、小梨园、同悦兴等茶馆戏楼,进一步繁荣戏曲演艺舞台,发展津城戏曲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繁荣社区群众文化,打响特色牌。结合宣传、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依据季节时令在鼓楼广场组织开展“飞雪迎春”、“南开之夏”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老城人文资源,在鼓楼街各社区组织古玩鉴赏、茶艺、书画等社区文化团体,打造“一居一品”的特色活动,营造社区浓厚文化氛围;做大做强“和谐南开”文化艺术节品牌活动,形成以节庆活动为龙头,以品牌活动为亮点,专群结合、以专促群、全方位多层次的特色文化活动体系。

                                         2013-11-2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