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办)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共同编著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一书将于12月出版发行。全书50余万字,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环境、发展状况、体现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与研究。本报特刊发该报告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供读者先睹为快。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持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9年文化产品核心内容的对外贸易额为97882.52万美元,2010年为135083.25万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达到了145170.65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新闻出版产业:2009年至2011年,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的实体出版收入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3437.72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7396.6万美元,而且版权出口也在显著增长。 2003年,我国图书版权的引进输出比超过15∶1,到2007年,这个比例缩小到了4∶1,而到2010年和2011年,这个比例已经缩小为2.9∶1和2.1∶1,贸易逆差展现出不断缩小的良好势头。
中国分别担任了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2011年开罗书展的主宾国,举办了“中国之夜”“中国文学之夜”“欢乐中国风”“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此外,2011年1月25日,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法国拉加代尔公司在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维珍书店联合举办“阅读中国”外文版中国图书全球春节联合展销活动; 9月29日,亚马逊“中国书店”启动,这是亚马逊网站上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国家命名的主题书店。可见,从全球出版发行渠道入手,中国出版走出去开始了新的尝试。
电视产业:2009年,我国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动画电视片纳入动漫产业出口收入中计算)出口总收入为2841.4万美元,这个数字到2010年增长为3470万美元。2011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电视剧出口总额分别为2004.8万美元和2700万美元,占到电视节目出口的70%以上。
我国向境外输出的剧种曾经以古装为主,包括武侠剧、历史剧和名著改编剧等。近几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境外市场越来越青睐国内的现代剧, 包括都市剧、家庭伦理剧、 话题剧等。 《蜗居》、 《杜拉拉升职记》、《裸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不仅远销海外多个国家,而且与古装剧版权售出价格的差距逐渐缩小。
近几年, 中外合拍电视剧成了海外市场拓展的新方式, 《情陷巴塞罗纳》、《苍穹之昴》、《猎人笔记之谜》等作品,都是中国电视机构与非华语区主流传媒机构深度合作的结晶。
演艺产业:2009年,中国境外商业演出团组数为426个,演出场次16373场,实现演出收益约1327.7万美元。2010年,共有302项演艺类项目走出国(境)门进行商业演出,演出总场次25908场,出口总收入约为2765.6万美元;2011年,共有126项演艺产品(项目)出国(境)进行商业演出,演出场次为8090场, 出口总收入约为3171.9万美元。2011年,在演出场次减少的情况下,出口总收入却在稳步提升,说明我国演艺产业优秀剧目的市场价值获得了海外观众的认可,也说明中国演艺企业运用现代营销手段促进演艺产品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一方面, 中国的演艺企业适时求变, 通过联合创作、合资公司、 购买剧场等方式,积极地向海外拓展。 2009年12月,中国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正式收购了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的白宫剧院,并从2010年起将自主制作的功夫剧《功夫传奇》带入白宫剧院驻演;《少林武魂》在由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收购的美国大雾山旅游区东上海剧院成功驻演,保证了中国演出产品在国际市场“落地生根”。
动漫产业:2009年,全国动漫出口总收入为4984万美元,2010年动漫出口收入7968.8万美元,较2009年增长60%。2011年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11156.3万美元,较2010年出口总收入增长40%。
从动画电视片来看, 2010年中国进口动画电视节目8部,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进口额为247万元;2010年,动画电视节目出口84部, 主要销往欧洲、美国、韩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为11133.19万元 ,远高于年度进口规模。
从动画电影来看,2010年国内动画电影总票房约为4.71亿元,其中国产片为1.65亿元,占35%;而2011年,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总票房为15.87亿元, 其中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为2.8亿元,仅占18%。可见,在保护相对较弱的动画电影领域,国产动画电影不敌进口片,且逆差严重,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实力仍有待提高。
从版权输出来看,我国动漫产品版权输出规模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企业和品牌走向世界。2011年末,中影数字发行的《熊猫总动员》通过境外预售将版权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前收回了超过60%的投资。比出口额更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动漫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由2009年的中东、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地区,转变为欧洲、美国、韩国等动漫发达国家及地区。
从衍生品授权看,我国动漫品牌授权也在不断扩大,比如山猫动画公司的“山猫吉米”品牌系列衍生品出口到美国、日本、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中南卡通作品进入6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达到500多万美元。
电影产业:近3年, 国产片的海外销售收入出现了明显波动。2009年, 国产片实现了43281万美元的海外销售业绩。2010年,共有17家制片单位在海外销售47部影片(其中合拍片46部),销往61个国家、地区,销售收入达到54953万美元,增幅为25.88%。2011年,共有来自23家制片单位的52部影片在海外22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其中50部为合拍片,海外销售总收入为31625万美元,较2009年和2010年的海外销售收入有明显下降。
2011年海外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不少海外买家在挑选华语影片时明显谨慎了不少,华语电影的海外收入整体下滑;另一方面,缺乏像2010年中美合拍片《功夫梦》这样的国际高票房影片,只有《雪花秘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登陆北美上映的亚洲电影票房榜前20名(分别为第6名和第19名)。
总体来说,2010年至2011年,功夫片(含武侠片)仍然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主流, 如《功夫梦》、《叶问2》、《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影片,无论票房收入、发行地区、还是观众数量都在其他影片类型之上。《唐山大地震》与《非诚勿扰2》均在AMC商业院线上映,但主要观众群还是海外华人。
艺术品:2009年,我国艺术品市场进口总额约为40亿元, 出口总额约为20亿元,贸易逆差为20亿元;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进口总额约为50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总额约为25亿元,同比增长了25%。2011年艺术品出口额为30亿元。
在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上, 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 全球知名权威艺术品网站Artprice发布的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中称,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 中国艺术品的国际交易额近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占全球市场的41.4%,相当于美英总和。在艺术家成交总额排名前10位中, 中国的艺术家就占据了6个席位,张大千当仁不让地占据了毕加索稳坐21年的霸主地位;同时,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前十大城市中,北京、香港、上海、杭州和济南又占据了半壁江山。
网络游戏:2009年至2011年,游戏产业交上了一份喜人的出口成绩单。2009年,网络游戏出口收入10600万美元,2010年增至22900万美元,增长116%。2011年, 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更多的网络游戏企业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国产游戏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收入达到40300万美元,同比增长76%。2011年,中国出口游戏产品的数量也增加明显,新增66家公司共计92款网络游戏产品出口海外,数量总数超过150款。
2011年,完美世界以近8亿元人民币的海外销售收入,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海外市场头名。 盛大前三季度海外销售收入达到了近2亿元人民币,游戏蜗牛在Chinajoy现场就完成了8000万元的海外签约。 网页游戏的崛起给网络游戏整体海外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充分助力。 昆仑万维在2011年8月海外收入曾超过千万美元,趣游也透露2011年其全年海外收入有机会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中国企业不再把授权作为唯一的海外出口模式。腾讯、盛大、九城等中国网游企业纷纷在韩国建立子公司,中国游戏企业通过海外子公司运营网游的时代正式开启。
2012-11-2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