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优势成发展重要引擎 文化产业加速分区聚集

 
 

  天津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元素近年来加速分区聚集,“分门别类”的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让投资者和从业者更方便地找到自身所需,与此同时,新区固有的科技优势也迅速成长为助推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力量。
  高科技平台成提升载体
  催生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在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电脑屏幕上的独眼小怪兽与绿色幕布前的动捕人员一直保持着同步的跑跳蹲起等动作,而除了肢体动作,两者的眼球转动也保持了一致,将演员的神态及时传递出来。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平台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摄影机可以捕捉到眼睛的运动轨迹,这解决了一直以来的行业难题,提高了制作的效率,也让动画人物的表情更为传神。
  在新区,类似这样的技术创新正在给文化产业带来改变。“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像天津开发区这样的‘后人文社会区域’文化积淀有限,滨海新区素有的渔业文化、码头文化也难以直接实现产业化。”天津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万千告诉记者,以前新区不少文化公司主业普遍涉及产业链底端,加之没有形成自身特色,行业准入门槛低,发展环境不甚理想,“但新区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带来了科技积淀,这对于发展‘科技助力型’的文化产业很有帮助。”
  近年来,国家动漫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平台项目相继落户新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载体。天河一号、曙光等超算“大块头”也与文化产业搭上了关系,成为参与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提速器。3D工厂服务平台则可以帮用户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沟通合作,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一流的硬件和先进的技术催生出新作品、 转化为新项目。 《赛尔号》、《兔侠传奇》等一批“新区造”作品被搬上大银幕;《新西游记》、 《与妻书》等作品在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帮助下, 后期渲染耗时成倍缩减;卡梅隆的“CPG中国”、博纳影业的“D+”、美国MTI影业等行业领军者企业把3D影视制作、胶片数字修复业务移入新区,寻求先进技术在此能获得新突破;在科技优势的吸附效应下,博纳影业、盛大集团等企业将全产业链扎根滨海。
  优势互补“产业意识”增强
  分区聚集形成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元素加速园区化和类别化聚集,不同区域内还自发形成了一些‘民办官助’的行业组织。”万千表示,产业发展初期,新区的文化企业缺少相互间的合作,现在新区本土文化企业的“产业意识”在增强,不同类型的文化要素在加速向国家科技创意创业、国家网络影视和新媒体、国家军事文化等园区聚集。
  “以前一些文化产业的论坛和会议,大多是文化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但现在大家更多是在寻求合作,把各自的优势主业进行‘资源整合’。”万千表示。
  落户在各园区的企业围绕作品创作, 将各自的优势主业互补衔接, 拼合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动漫园,由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魁拔2》将在国家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后期制作, 再由卡通先生完成发行工作,通过“文化圈子”内部的“化学反应”,打造出新作品。
  ■记者手记
  文化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围绕打造支柱产业的目标,以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为载体,新区从搭建“六大平台”到形成“一区多园”的格局,始终将科技优势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得以优化,产业发展要素分区聚集,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正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2012-10-28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