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国内首尝建立演出交易平台

 
 

  第四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期间,中国国际演出挂牌交易平台(以下简称“演出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首次提出了“演出信息对接平台”和“版权服务前置模式”理念,有望促进演出交易渠道拓展,推动演出版权保护。但亦有业内人士指出,演出交易平台能否在未来获得广泛认可,尚需时间检验。
  突破“圈内人交易”模式
  演出交易平台由一千零一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合作推出。 在主办方一千零一夜总裁李健看来,平台最大作用之一,就是打破了演出行业长久存在的“圈内人交易”模式,即大部分演出交易靠熟人介绍、朋友委托等方式进行,真正做到演出供需双方信息对称,平等对接。
  中国东部剧院联盟会长、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对此深有体会。“不少国有院团进行演出交易的方式单一,最常用的还是熟人介绍,但往往费时费力,效果时好时坏。”柯朝平无奈地表示。
  “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供需双方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彼此都无法通过畅通渠道对接。”李健如此向记者描述演出交易市场现状。演出交易平台其实就是一个能够对接演出供需双方的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演出供给方可以将自己演出剧目的详细信息披露,包括演出内容、价格、场次、要求、版权状况等,供有需求的企业自主挑选。
  “通俗地讲,演出交易平台就好比一个演出领域的淘宝商城。”李健形象地描述。
  首创版权服务前置
  在李健看来,演出交易平台另一大创新在于,率先提出“版权前置服务”模式,在国内首次将演出版权保护落到实处。其实大部分观众,甚至演出团体,并不清楚一部演出作品包含了多少知识产权。
  “以舞蹈作品为例,一个演出团体原创设计了一整套舞蹈动作,大到这个作品整体的版权、品牌标识、名称,小到其中某一段舞蹈动作、一句台词,都可以申请版权保护。但演出作品版权的确定、评估、申请,复杂而专业,很少有人能弄明白。演出交易平台的版权工作人员可以帮你完成这些工作。”李健表示,登陆演出交易平台的演出作品,在公开交易之前, 平台都会提供一项演出“版权前置服务”。这个服务包括对演出作品版权分析、 版权价格评估、作品授权状况核实等。在这个过程中,演出团体可以不知道自己的演出作品到底包含哪些版权,只需要把这些复杂的流程交给“平台”去处理。“经过‘版权前置服务’后,平台会给予演出团体一份详尽的作品版权报告,一方面让演出团体了解自己作品有哪些版权,演出作品的市场价值有多大;另一方面平台还会建议其对应属于自己的版权尽快申请保护。以后一旦产生盗版、侵权行为,演出团体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充足证据向法庭提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健表示。
  打造首个演出交易所
  李健表示,演出交易平台最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首个演出交易所,未来也不排除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届时当地演出商可以直接上门注册。
  “通过平台,演出团体节省了大量的宣传推广、版权评估成本和时间。演出团体只需要将尽可能全面的信息提供给平台即可。演出团体在交易成功之后,需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李健表示,手续费会根据具体项目单独评算。
  “这一平台还处于初期尝试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难的环节是版权鉴定、评估,我们需要在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协助下,不断磨合,完善细节,力求为演出供需双方提供最好的服务。” 李健说,平台真正实现了规范演出市场版权交易的作用。当平台形成一定影响力后,那些抄袭、模仿的作品则无法通过平台的版权前置服务检验,直接被拦在大门外。
  虽然演出交易平台获得不少人支持和认可,但也有多位不愿具名的演出团体人士向记者表示,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尝试这一平台。“毕竟这个平台刚刚成立,只有让我们看到平台有足够的信誉和品牌效应后,我们才会考虑进入。”
  面对业内的观望、质疑,李健表示早有准备,平台建立之初,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他们鼓励更多业内人士到平台体验、尝试。
  “此外,目前平台所有资金投入都是一千零一夜自己筹集,还面临着人才不足、技术研发等问题。也希望相关的国家部委给予我们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推动演出市场版权环境的净化和规范。”李健最后表示。


                                      2012-07-0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