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教科片《转变》开机

 
 

  15日,由中新社、安徽桃花潭文化发展公司、南京电视台、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和南京纪青策划咨询机构联合出品的十集重大理论文献片《转变》,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开机。据记者了解,通常这样的理论文献片是由政府买单,像目前这样由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民营企业共同创作出品还是第一次。
  《转变》开机历经艰辛,民营企业的参与更是让很多人不理解。“从创作至今有一年多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希望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困惑,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转变》总策划、总撰稿人纪青告诉记者。
  曾受嘲弄不被理解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正成为全国各地政府谋划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不过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迟, 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产业研究纸面化,产业规划碎片化,文化作品低俗化、空洞化,产业人才传统化,这些都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大理论文献片《转变》问世了。
  “《转变》正是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这些困惑, 试图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纪青介绍,“在策划创意之处, 社会上的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中宣部应该干的事, 为什么一个民营企业会干?在表示疑问的同时,还有的人受传统专题片创作影响,说这种片子根本不会盈利,没什么搞头。”纪青告诉记者,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转变》原创策划、创作小组不为困难所动,坚持到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申报国家重大选题,此时有的人甚至在私下里嘲弄。
  但是,很多申报提纲就被收到重视并批准立项,这也让当时所有人的付出有了回报。
  文献片并非说好话
  很多人对于纪青的不理解,还包括对于《转变》的困惑,认为理论文献片就是一味地说好话而已。
  “并非如此,这是一个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文献片。”纪青告诉记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们这个产业是个很年轻的产业,存在很多需要提醒、提示、甚至纠正的地方,共同创意、策划拍摄一部准确反映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以及预测未来发展的片子。”
  文化产业掀起热潮之后,很多人对此进行了思考。“我发现,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有很多需要剖析、改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这部片子主要不是讲中国文化产业的现象,而是归类的探索,比如现在中国文化产业的边界在哪里?我们的文化学者和企业家的产业角色是什么?都讲中国的文化产业既缺懂文化又缺动经营的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目前我国蜂拥而起的文化产业园区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诸如此类。”
  该片目前正在中国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紧张的拍摄,预计今年十月和观众见面,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宁出席了开机仪式。徐宁首先肯定了十集理论文献片《转变》拍摄的意义,并表示希望纪录片的主创人员,进一步创新理念、大胆探索、革新叙事策略,以缜密的逻辑分析为理论支点,以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为事实依据,努力创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2012-04-1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