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天津市宝坻区文化与现代产业并举 共筑生态宜居福地

 
 

  2012年伊始,天津市宝坻区按照全市“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本区实际,提出“打造现代产业高地、建设厚德文兴宝地、共筑生态宜居福地”,奋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预计年内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11年的三倍以上。
  打造现代产业高地。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基本形成“三大产业集聚区”,即:区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特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京津的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以4个示范工业园区和7个特色工业区为主战场,坚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三管齐下”,加快新能源产业基地、首航空冷、华建风电设备、天拖农机、中标集团低碳产业园、电池隔膜纸生产及航天材料生产等大项目建设;特色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京津金融服务外包园区、海滨商贸物流园区、京津国际商贸港等载体建设, 发展高端、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推进电子商务基地、汇丰商业广场、新都汇商务广场、佰豪酒店、首钢世代等商务项目,改造提升机动车、五金机电等专业广场,全年新增楼宇经济和总部型企业1100家;特色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由分散向规模、由粗放向集约、由低质向高效、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林业循环经济、稻区立体种养面积2万亩,加快建设中粮集团肉食产业化基地、台湾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实施新一轮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和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厚德文兴宝地。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力,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农村基层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大型文化设施,对镇村文体设施进行提标升级; 广泛开展“文化艺术进基层”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发掘与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宝坻的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与生态自然资源有效链接,促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一批拳头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共筑生态宜居福地。继续深入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年内加快构建“一河双城、相向拓展, 两翼联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宝坻的核心发展轴, 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带、生态带、经济带。宝坻新城围绕“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定位,加快南部新区建设,对北部老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改造,建设宜居城市;京津新城围绕“区域服务型城市”的定位,坚持引项目与强配套、优环境并举并重,建设宝坻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和高端休闲商务平台。年内将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用配套、信息网络、市容园林、生态建设六大基础设施体系。逐年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的投入,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群众共享优质的公共服务,健全以“一站三中心”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全年新增就业2万人,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和创业中心建设; 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参保达5.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1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稳定在50万人左右;建成区养老服务中心,实施部分幼儿园、中职示范校及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一批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工程。

 
                                         2012-01-29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