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宝坻区“双轮”驱动文化大繁荣

 
 

  金稻飘香庆丰收,芦花萦绕荷锄归……10月23日,由天津市宝坻区政府、区商务委、今晚网联合主办的“宝坻黄庄农家丰收文化节”在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开幕,现场展开了大型机械收割水稻表演、农民割稻子比赛、碾米展示、玉米脱粒比赛、钓鱼比赛等活动。 作为天津的“米粮仓”,宝坻黄庄洼地区20万亩稻田今年喜获丰收, 稻田湿地里发展了稻鳅、稻蟹、稻鱼等多种立体种养模式,清流、绿树、水田构成美丽的田园风光。此次农家丰收文化节历时一个月,推出以“千年古渡·小辛庄码头”为主题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包括休闲娱乐、农事体验、观潮白河景、参观水稻文化园、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组织各协会采风等活动,作为“天津第四届购物节”的旅游文化板块之一,旨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城乡居民打造一处共同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近年来,宝坻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 实施“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产业、事业双轮驱动,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发展文化产业上, 宝坻区通过调整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文化产业逐步向支柱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市场化运作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394家,累计吸纳就业人口6800人以上,全区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3.5%,文化产业逐步成为该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宝坻区委、区政府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环境立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确立了“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把宝坻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产业发达、品牌响亮的文化大区”的工作思路,及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宝坻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宝坻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会议会展业、出版印刷发行业、艺术品交易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等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出台了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从资金、财税、用地、人才等方面大开绿灯;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与经济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对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主动抓、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宝坻区组建了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手段打造富有宝坻特色的文化产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形成政府、企业、银行、民间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宝坻区凭借优越的区位、良好的生态和特色的温泉、古玉、评剧、曲艺等文化资源,像抓工业项目那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促进各类文化单位、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解放军交通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已在宝坻兴资办学;凯悦酒店、天宝培训中心、金融培训学院已对外营业;投资近百亿元的“东方威尼斯”大型生态水城项目、今晚传媒集团置业有限公司民俗文化园项目、北方文化产业交流基地大觉禅寺项目、商务休闲广场项目、汇丰商业广场项目已经入驻宝坻。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京津新城帝景温泉度假村声名鹊起,作为天津市十一个文化产业项目之一的水上芭蕾项目已经形成亮点;牛道口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晶宝·温泉农庄、投资4亿元的玉佛宫已经开业纳客;投资2亿元的广济寺项目已经竣工,青南万亩生态林和青北森林公园、军事旅游影视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宝坻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三大文化产业板块,打响了温泉、古玉、文化、生态四大文化产业品牌,“温泉名城、生态水乡”、“中国评剧之乡、京东大鼓之乡”、“古玉宝地”的美誉在津沽大地越叫越响。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宝坻区注重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改制后的影剧院,以全新的思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创造性地进行了“周末大舞台”演出模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区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改制后在发行学生教材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增加下乡服务班组,扩大了读者群,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现正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筹建津宝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后将成为打击乐器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等基地。宝文印务、茂海纸业、嘉杰印务等一批印刷企业入住天宝产业园区,形成了集聚效应。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宝坻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从城区开始到乡镇街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21个镇的文体中心即将全部建成,各行政村的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宝坻区通过注入资金、 文艺调演、培育文艺新人、下基层指导等多种形式, 积极支持和鼓励群众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各类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全区现已拥有秧歌队、评剧团、歌唱队、舞蹈队、合唱团等业余团体326个,总人数达到2万余人,每年自娱自乐演出达到3000多场。形成了大唐庄镇大唐庄村的评剧、八门城镇陈塘庄村的书法、高家庄镇乔辛庄的京东大鼓等十几个文化特色村。宝坻区围绕节会和重大纪念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艺节目,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春节联欢晚会、花会展演、新春文化大集、建设新农村文化艺术汇演、第五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颂歌献给党大型文艺演出、第二届京东大鼓艺术节、书画摄影作品征集展等专题节目。“全国京东大鼓艺术节”、“温泉康体旅游节”、“中华情.相约宝坻”、央视“名段欣赏” 栏目走进宝坻等国内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大型文艺晚会的成功举办,给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带来一浪浪高潮。
  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氛围里,宝坻区的文化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是硕果累累。宝坻区书法家刘洪洋两次获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书法大奖赛金奖后, 又获得全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 青年画家孟庆占在2009年度中曾五次入选全国美术大展。运怀君、赵启霞在全国评剧艺术节票友大赛中双双荣获“十大名票”和“十佳票友”称号。区文化馆自编自演的表演唱和京东大鼓在全国农民艺术节展演中分别获得银穗奖和丰收奖。三年来,全区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种文艺奖项或入选展赛300多个,其中全国性奖项就达60多个,超过前十年数量的总和。

                                           2011-10-28
                                       (新闻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