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中国旅游日”:文化与旅游 创新融合天地宽

 
 

   2011年5月19日,我们共同迎来首个“中国旅游日”。
  这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北京推出了80余项旅游优惠活动,部分景区实行门票减免优惠;上海推出35个景点半价游;苏州免费开放山塘西段五个景点;秦皇岛市将这一天定为游览参观点免费开放日; 湖北125家景区当天推出优惠便民措施……
  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节日。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日”诞生于“十二五”开局之年,体现了人们对旅游业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旅游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5·19:不只是节日更是传承
  2011年首个“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既是一句中国古代名言,又呼应了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作为中国旅游日的内涵。”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句。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纪游历程。“癸丑”是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这年阴历“三月晦”是公历5月19日。 就是在“5·19”这一天,江苏江阴人士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开始28年征程,直到云南丽江终止。把“5·19”定为“中国旅游日”正是为了纪念徐霞客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温家宝总理在《纪念徐霞客》一文中写道:“我由衷希望新世纪对徐霞客的纪念和对徐学的研究,能够促进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领略祖国名川大山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使人们在传承与开发中得到深刻启悟,从而促进人们更加懂得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
  “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邵琪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联系,可以说旅游就是一本活书,旅游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2011年,恰好也是中华文化主题旅游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说,时代进展到今天,人类如何生存,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如何提高人类自身人文与科学素质,依然是重大文化命题。徐霞客及“徐学”研究,将在“中国旅游日”的基础上获得全新的动力,我国旅游业的人文大基础与终极大方向也将不断深化。
  融合:不只在形式更在内涵
  5月18日,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畔再度华彩登场。
  《长恨歌》正是陕西临潼文化创意的典范,也是临潼文化创意带动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缩影。不仅如此,兵马俑门前的大型室内历史剧《秦始皇》也将于今年面世,而已经启动的临潼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则是临潼目前最大的文化创意工程。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只在形式更在内涵。”在临潼区委书记任军号看来,世界级的人文资源与低品质的旅游产品以及粗放原始的旅游业态的矛盾曾是临潼旅游业实现突破发展的重大“瓶颈”。就临潼旅游而言,以往多年单一、原始的文物遗存旅游内容和形式必须创新,向世人展示历史遗产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便是通过各种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其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步伐的加快,文化旅游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演出已经从主题公园附加消费品变成核心产品。”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平春说,在华侨城,每年上百万的入园者专门为欣赏演艺而来。“主题公园打造出了完全不同于米老鼠的中国文化品牌——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天禅》,以磅礴的气势演绎了中华传统的茶禅文化;大型民族服饰舞蹈诗《东方霓裳》,以浪漫的手法展示东方服饰文化和风土人情。目前华侨城有19个千人以上大剧场、平均排一场节目可以演出1500场。”
  同样是文化+旅游,《印象·刘三姐》开启了印象系列大幕,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月,已获得6亿元的总收入。以《印象·刘三姐》等为代表的印象系列在桂林、丽江、杭州等地相继上演后,正在成为城市的旅游名片。
  “当然,也必须看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需要因地置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林永匡指出。自《印象·刘三姐》大获成功之后,各地希望照搬《印象》的成功模式。但也有部分观众反映,少数地方的《印象》偏重于大规模大场面,却并没有真正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不能盲目复制别人的成功案例,文化与旅游结合要结合各地的特色,才能真正融合,也才能打造精品。”林永匡强调。
  发展:不只要市场更要重保护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尤其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公共假期已有115天,国民旅游意愿逐日攀升的当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新一轮的强劲发展期,如何促进旅游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促进经济方式转变?
  “这个过程, 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建议在扩大旅游种类的同时,应引入现代化的保护手段。“你有钱可以再修一座宫殿,但你绝对无法再修一个敦煌。”
  “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死的文化,更要留意内在活的文化。”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说。国内旅游景区常常通过强制拆迁的方式让当地居民迁徒,造成景区与当地居民关系僵化,一些当地居民因此常常对景区采取一些破坏性报复行为,使部分文化遗产受到损害。
  对此,李栓科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旅游社区”的作法。李栓科表示,后旅游时代是体验式旅游时代,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与当地人的关系,旅游收入一定要有一部分返还给当地居民。他认为,在这方面,《印象·刘三姐》积累了成功经验。“它的演出调动了上千名当地人,演出收入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生活来源。”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是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跨越征途中新的里程碑。未来,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如何打造成功的文化旅游品牌?如何在发展中探索保护文化遗产的新思路?在新的探索与实践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必将迸发新的活力。

                                      2011-05-19
                                    (新闻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