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子”骑上“黑骏马”
“黑骏马”民族艺术团团长赵嘉圆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牧骑担任主演,1999年调入天津青年友好使者艺术团,2001年创建天津“黑骏马”艺术团。
“我是草原的儿子。”这是赵嘉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马背民族的后代,草原为他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滋养,也为他的舞蹈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如他参加编导和演出的歌剧《舍楞将军》获得文华大奖,舞蹈《雪域豪情》、《查拉梦》、《牧人浪漫曲》等也屡获殊荣。
组建“黑骏马”艺术团后,赵嘉圆深感责任重大。为此他先后在文化部艺术教育学会“舞蹈剧目编导班”和天津师范大学舞蹈专业进修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舞蹈创作的经验。与此同时,他还为艺术团的生存殚精竭虑,如租房子、找演员、制作服装、 开拓演出市场等等。就这样“黑骏马”艺术团破土而出, 迈出了民营文艺团体勇闯演出市场的第一步。
打造一支少数民族演员队伍
“黑骏马”艺术团是本市唯一以少数民族演员为主的演艺团体。这些人年纪小、文化低,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讲不好。面对这样的困难,赵嘉圆把自己的爱心融进舞蹈教学的一招一式,融进每个人的心里,为创建一支优秀的演员队伍不懈努力。
“5·12大地震”发生后, “黑骏马”艺术团有11名演员来自四川重灾区,赵嘉圆对他们嘘寒问暖,带头捐款,并带领艺术团在灾后第三天就举办了赈灾义演。今年春节期间,赵嘉圆放弃回内蒙古看望父母,赶到四川甘孜丹巴县演员们的家中致以问候。这种无私的爱,温暖着每个演员的心。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黑骏马”艺术团终于使一批“丑小鸭”变成舞台上的“白天鹅”。他们在全国和本市各种舞蹈赛事中获奖50多次。去年他们还先后走进中央电视台、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央领导及外国使节汇报演出,赢得一片喝彩。
创作适合市场需求的演出
“自找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创新、自求发展”,这是“黑骏马”艺术团十年来的发展准则,因为他们懂得:守住阵地,才能播撒希望的种子。为此他们想尽了办法。
由于演员多来自少数民族,他们就把蒙古族、藏族、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舞蹈作为创作演出的主攻方向,而民族舞蹈的题材广泛、构思新颖、形式多样也使他们的演出姹紫嫣红,赏心悦目。同时,他们还借鉴印度舞、阿拉伯舞、美国拉丁舞、肚皮舞等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舞蹈,使演出更加适合市场的需要。
作为民营文艺团体,“黑骏马”艺术团一不靠政府拨款,二不靠企业赞助,他们依靠敬业精神,依靠优秀作品,使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例如少数民族舞蹈的服装是一项大的开支,他们就自己设计,自己采购,自己制作,仅此一项就节省了几十万元。
十年来,“黑骏马”艺术团兢兢业业演出、勤勤恳恳干事。为明星大腕伴舞,他们甘当“绿叶”;为企事业单位义务演出,他们不讲报酬;他们还经常深入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就这样,“黑骏马”为自己赢得了回头客和广阔的市场。
2010-04-20
(新闻来源:今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