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盘点2009艺术品收藏、演出、旅游市场

 
 

  艺术品收藏:寒冬之后有惊喜
  流失文物回归引关注 2009年年初, 佳士得拍卖圆明园流失海外鼠兔首铜像的消息, 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大讨论。在一些专家看来,圆明园流失文物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关注,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圆明园文物已成为国人“屈辱感”的符号, 凝聚了复杂的民族情感。 这一点在今年稍晚时候乾隆玉玺拍卖事件上,再次得到了印证。面对中国流失文物的海外拍卖,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行动起来,圆明园全球寻宝队伍已经出发。
  世界邮展引发集邮热 4月16日,为期7天的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河南洛阳落下帷幕。此次邮展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观众,创造了世界邮展史参展人数的新纪录。邮展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洛阳宣言》。该邮展的成功举办,促使新一轮集邮高潮的形成。10月31日,一枚面值仅8分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在香港以368万元港币成交,打破中国单张邮票拍卖世界纪录。
  亿元书画惊现拍场 经历2008年的寒冬之后,2009年艺术品拍卖市场迎来一轮“牛市”行情。相较于今年春拍买家持谨慎观望态度,今年秋拍可谓火药味十足,拍卖现场人头攒动,竞标激烈,中国古代书画、家具、钱币、邮品、漆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屡被刷新。特别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 不仅首次单幅作品超过亿元,且4件拍品超过亿元,与中国油画当代艺术拍卖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各大拍卖公司更是赚得盆丰钵满,信心十足。
  “红色收藏”再掀热浪 今年恰逢五四运动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伴随着一系列纪念活动,收藏界再掀红色收藏热浪,毛主席像章、红色宣传画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章、纪念币等成为藏家关注的对象。各种红色藏品在今年春、 秋两季拍卖会上也走出了一轮罕见的“牛市”行情。 其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的油画《毛主席在炼钢厂》,以2021.6万元成交,将红色经典书画作品的拍卖价格推向一个新高。
  收藏大亨浮出水面 11月23日,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的天价成交,再次打破中国绘画拍卖世界最高纪录。人们在惊愕之余,此幅天价拍品的购买人、被业界称为中国“法人股大王”的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浮出水面。 据称, 今年秋拍过半, 仅他一人就向艺术品拍卖市场砸了4亿元。此前,6171万元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8578万元的乾隆御制紫檀“水波云龙”宝座等一批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中破纪录的拍品,也被他收入囊中。
  演出市场:国有院团改制忙经营运作方式新
  国有院团体制改革打响攻坚战 今年,中宣部、 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攻坚战正式打响。5月,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将中杂等10家企业揽入旗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歌舞团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成立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武汉豫剧团、越剧团、评剧团整体转企改制,组建武汉金鹤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有专家认为,转企后自负盈亏,为文艺院团的自身发展提出了新课题,这些院团既可能倒闭,也可能上市,这都是市场规律。而这种制度革命本身,就是为了让文化发展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变化。
  小剧场话剧,市场冷热不均 悬疑剧、都市轻喜剧、有氧话剧……如今, 小剧场话剧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市场冷热不均,个中甘苦只有出品方最为清楚。由于题材轻松、与自身生活贴近,小剧场话剧在北京、上海等地最是红火。北京的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东方先锋剧场、 蜂巢剧场的演出排得满满的,海淀剧场、东图剧场、朝阳9剧场、八一剧场等也紧随其后。与这些地区红火演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剧场话剧在许多地区遇冷。因观众不买账、赞助费难寻,成都小剧场话剧演出惨淡;在北京演出上百场依旧火爆的话剧《我爱桃花》, 在西安却水土不服,只演5场便草草收场。有专家指出,爆笑、恶搞不是长久之计,观众的观剧兴趣正在因为一些剧目的同质化、低俗化慢慢减退,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剧目质量才是小剧场话剧占领市场的关键。
  收购美国剧院,中国演艺有了海外“根据地” 长期以来中国演艺产品通过海外经纪机构进入国际演出市场,主体收入大多落入海外经纪人的口袋,这也成为制约中国文化海外弘扬的一个瓶颈。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观。12月,中国港中旅集团所属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收购了位于美国第三大演艺中心密苏里州布兰森市的“白宫剧院”,驻场演出舞台剧《功夫传奇》; 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出资收购了美国田纳西州的两家剧院, 分别命名为“东上海剧院”和“宫殿剧院”,拟上演功夫剧《少林武魂》和舞剧《周璇》。天创公司总经理曹晓宁认为,国内企业通过此举,在海外拥有了自己的平台。企业可实现剧目在海外的长期驻演,从而在国际演出的终端市场掌握自主权。
  拍卖,演艺产品走向市场的新尝试 2009中国(天津)演艺博览会优秀剧目拍卖会, 被称为“中国演艺第一拍”,14件拍品中有12件成功拍出,拍卖总额逾2000万元。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万镜明指出,过去很多演艺作品只能靠各种关系拉赞助,而拍卖这种商业化的形式为作品走向市场搭建了一个平台,从而延长它的艺术生命力。此前,相声作品也首次尝试进行拍卖。7月, 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作品拍卖会在北京举办,敲响了相声拍卖第一槌,其中单部相声作品最高拍得20万元。尽管用拍卖的方式来决定相声作品的命运并非万全之策,却保护了相声创作者的利益,对相声发展大有裨益。
  旅游市场:仍是一片红红火火
  民俗旅游依然为亮点 由今年7月——9月举行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网上投票活动日前揭晓。近370万人通过参与网上投票,从190家参选单位中选出河南开封、湖北荆门、云南大理、山西洪洞等20个最受国内旅游者关注的民俗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表示,民俗旅游是我国旅游的后劲所在,是各地旅游发展的特色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游成为挖掘、梳理与利用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重大。
  休闲旅游份额攀升 与以往我国旅游市场以商务旅游为主不同,近年来休闲旅游亦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 2009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总人次达到2.28亿,比上年增长28.1%。“十一”黄金周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休闲旅游市场的潜力。休闲旅游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源于居民生活态度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法定节假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全国性国民休闲计划的酝酿、各地旅游消费券的发放等政策、措施为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出境旅游红红火火 消费能力的增强以及旅游视野的拓宽, 同样使出境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2008年中国出境游总人次达到4584万, 较上年增长11.9%,预计2009年出境游总人次将首次跨上5000万大关。作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举措之一,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多项与境外旅游相关的利好政策,涉及新增出境游目的地、旅游签证办理等。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居民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加之政策驱动,出境游市场将迎来快速黄金时代。
  在线旅游加速上升 今年,中国旅游网站的访问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长率有望从2007年的6%提升到2009年的75%。从网站用户的增长率与旅游人数增长率的对比可以发现, 越来越多的旅游用户开始使用网站服务。互联网作为最全面、便捷的信息集合平台,加之互联网工具的多元, 比如搜索、论坛、SNS等,都使得互联网成为旅游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除此以外,网络预订旅游产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预订流程简洁且预订价格有优惠。机票的全面电子化、电子支付的实现以及手机预订功能的开通也都为网络预订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2009-12-29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