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界很多大牌导演也都不乏缺钱自掏腰包坚持拍完一部片子的故事,记者23日从第六届中国(银联信)银行业年会筹委会了解到,针对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现状,各大银行已经开始商讨如何进行创新,而这也符合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银行贷款结构优化
民生银行近日首创“电视剧导演融资新模式”,张国立、赵宝刚、胡玫等23名大牌导演在今后一年可以得到该行提供的无抵押个人贷款, 用于导演创意、立项或合作电视剧项目投资,授信额度高达拟拍摄电视剧总投资的50%。除了民生银行之外,其它商业银行业加大创新力度,如工商银行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交通银行的文化产业版权贷款、北京银行的文化创意贷款等等。其实,早在2008年初,冯小刚导演的大片《集结号》的拍摄中,招商银行投入5000万元无担保贷款,开了影视业无担保贷款的先河。如今,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更点燃了文化产业企业的热情。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此前曾表示,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旨在通过金融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事实上,作为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引擎,我国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3%,和美国超过20%的比重相去甚远,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仍“杯水车薪”。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文化等新兴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商业银行在开拓新领域的同时将面临着更多的未知风险以及更大的金融创新压力。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机遇和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关注焦点。
符文忠指出,文化产业融资目前仍有三大难题需要解决。首先,文化产业主要是一种服务形式,其产出的并不是如同钢铁、汽车等行业的物质产品,如图形、影像、文字等,这和多年以来银行业现有的、通行的资产融资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多由一些中小企业或者个体经济组成,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中小企业融资原本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再加上文化产业的特性,融资操作上比较“麻烦”,其中的风险识别也需要再创新。第三,则是市场上缺乏普遍认可的关于文化创意类产品、服务和企业的资产估值体系,金融机构客观上存在操作难的问题。
“一方面是文化产业受到银行的普遍青睐,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现阶段的不足又使其融资艰难,企业并购重组难、项目实施难,小的企业要做大更难, 文化创意产品领域的品牌化、 规模化、国际化提升更是难上加难。”第六届中国(银联信)银行业年会专家组成员、银联信高级分析师丛艳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文化企业的努力,但更加重要的则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上的改进。
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对此表示,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将同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文化产业作为新型产业之一,有着诸多和传统产业不同的特性,因此针对传统产业设置的银行业务对其难免有些不尽适合。 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开辟全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是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符文忠认为,文化产业现阶段存在的融资难题,并不足以成为银行业的拦路虎,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甚至将带动金融业的又一次进步。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尽管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全国范围内,第二产业仍旧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第二产业中工业企业,也是其面对的主要客户。因此,在银行业务设计上,普遍切合第二产业特点。
银行业观察人士钟加勇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提上日程,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因此,代表着第二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也已经不再适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未来以文化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寻找合作契合点,推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新兴产业的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9-12-25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