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共分九部分,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的基础和现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产业布局,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政策措施,保障条件等。《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推出了健全文化产业领导体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传媒业等20项重点工作。
据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天津文化产业布局将按照山、海、城、乡“四带多点”的框架展开,其中滨海新区主要建设开放型海洋文化产业带。
新区文化产业将获更大发展空间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孟广文强调,所谓文化创意更多依靠的是对本地素材和资源的深度挖掘,既要高度开放,又要因地制宜。“比如天津碱厂和大沽船坞,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而天津地区仅捕鱼方法就有不少于20种,这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积淀。可挖掘的、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才是最好的文化素材和产品。”
何为宜居生态城区?如何构筑这样一个高地?“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也是文化产业建设的一部分。”孟广文认为,宜居城区应该包括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文化配套产业和设施,最终是要回归到让人们更好生活的本质上来。他确信,随着滨海新区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文化产业将成为改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必将在未来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2009-12-24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