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政策是整个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一致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仍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当代中国文化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
  提高认识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 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 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批判地借鉴其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世界文化交往的经济规律,并制定自己的文化安全策略,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时尚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要求, 清醒地认识并解决好这些矛盾, 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坚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奋力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
  如前所述,文化产业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所谓产业性,当然是指它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产业,文化产业自然要进入市场,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但文化产业毕竟姓“文”,它具有特定的观念性、精神性的特质,这就是文化产业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是指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化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自身发展规律,文化艺术创作与接受的独特方式,实现精神功能的陶冶感染方式等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哲学、历史、伦理、宗教、法律等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它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它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品格,构建健全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同时,它又必须遵循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把握机遇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截至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对中国文化产业尚没有造成破坏性冲击,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或许2009年才是真正对我国带来考验的一年。在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还不能准确估量的前提下,我们都要始终有这么一种基本的态度,就是不管这次金融危机如何演变,我们都要力争把握机遇谋求发展。就汉沽区文化产业而言,汉沽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与其他区县存在较大差距,与滨海新区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何发展汉沽区文化产业? 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就需要我们在非常时期、面临非常机遇的情况下,以非常思维、非常作为来应对。差距就是动力,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就是激发我们迎头赶上的信心。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汉沽区文化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一是战略地位愈益突出。 汉沽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之中, 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市政府将我区定位为滨海新区休闲、旅游区,这些都为我区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总体发展战略全新的历史背景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新机遇。
  二是发展环境全面改善。依据滨海新区汉沽分区规划,把优先打造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工程已全面铺开,以实施2267交通体系建设,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已经启动,以“一河、一轴、三点、四线、两板块”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稳步实施,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经济拉动初显成效。2008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2.7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区属48.8亿元,增长23.1%。三级财政收入15亿元, 其中区级收入10.2亿元,分别增长83.4%和195.5%,固定资产110亿元,增长1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四是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作为滨海新区的汉沽,南靠滨海新区开发区,北接河北曹妃甸,区内3-5年建成30万人口规模的中心生态城,为我区文化产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我区承接津京冀文化辐射,借势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发挥优势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在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滨海新区中,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各方面的发展合力正在形成。在新的形势发展面前,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区内在优势,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汉沽作为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找准汉沽文化产业在津京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和衔接点。特别要瞄准滨海休闲旅游,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我区文化资源和环津京冀区域旅游的市场优势更好的结合起来,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
  二是挖掘资源优势,突出滨海特色。要深入做好汉沽区特色文化艺术,如:版画、藏书票、刻字、陶艺、剪纸、摄影、民间艺术的挖掘,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抓紧深刻挖掘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实际举措,立足自身实际,弘扬特色文化,寻求重点突破。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提供展示平台。要借助我们成功举办的天津滨海汉沽葡萄文化旅游节、滨海新区特色文化高端论坛、2007’天津·滨海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名家作品邀请展、2008’天津·滨海汉沽国际刻字艺术精品邀请展以及参加全国和省市产品推介等重大活动,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向外宣传推介这些项目,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项目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是塑造知名品牌, 打造产业亮点。 首先,要以文化为核心,增强创新意识。立足“版画刻字艺术之乡”文化特色,鼓励艺术题材、样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打造符合时代潮流,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其次,加大促销力度,开拓并占领市场,针对国内外市场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策略,实现与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借位发展。第三,要进行区域联合,发挥“航母”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是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要进一步转变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集成模式和管理方式,引进高新技术和新型管理体制,注意搞好强强联合,依靠科技创新谋求快速稳定的发展。要不断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2009-03-10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