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第十八次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北等13个省的多学科文化史学家出席。会议决定在天津筹建“全国艺术史史料研究中心”,同时启动“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人物专题讲坛”。
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应邀出席了会议。受组委会邀请刘恒岳做了题为《谈文化遗产史料的学科化研究与抢救实效与目的》的发言,他强调史料研究在坚持综合研究的同时要重视“回归各学科的研究”,停留在“文学表述”阶段的宏观性的、概述性研究缺乏必要的相关学科的支持与支撑,没有深入“学科化”史料研究,综合研究是无法建立的。史料研究需要社会各界形成一支与“史料研究”相适应的“学术群体”。
会上刘恒岳倡议面对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应该在青少年的血液中培植“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建立相应的技艺传承机制,建立表演技艺传习所,并从机制上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刘恒岳强调说,重视遗产史料是好事,但不能满足于“挂牌”、“认定”、“出版”,传承是当务之急。
为此,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决定2009年秋季在天津举办“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人物专题讲坛”,讲坛注重公众人文关怀的培植、引导。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常务理事会还听取了在津筹建“全国艺术史史料研究中心”的情况。经过一年的筹备,全国艺术史史料研究中心将于2009年在天津正式成立。它的建立将推动艺术史的研究进程、加大学术界对艺术史的研究力度,为开展学术交流和系统整理艺术史料研究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
2008-11-15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