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前门商业街的老舍茶馆,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命名,最近成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老舍茶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君20日在“爱祖国、爱北京、爱宣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说,老舍茶馆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让他们参与企业的运营并从中获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经验;邀请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国际学校学生、在京外企员工等外国朋友,来茶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搭建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平台。
根据《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 10月16日, 文化部向老舍茶馆等单位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尹智君说:“这是对老舍茶馆20年来践行‘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宗旨、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也鞭策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深入。”
改革开放30年来,老舍茶馆植根于北京文化的沃土,从1979年的“老二分大碗茶”青年茶社开始,在两代人的艰苦创业、 拼搏创新下, 从小到大不断成长发展。1988年以来,老舍茶馆坚持走“以商兴文,以文促商”之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多元探索,致力于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些传统演出形式如双簧、含灯大鼓从老舍茶馆舞台得到恢复和延续,形成了以演出、茶艺、餐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并与时俱进地将老北京六大茶馆形式改良成为适合现代消费习惯的文化场所,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据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老舍茶馆的收入占北京13家文化旅游演出场所全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奥运期间, 老舍茶馆共接待来自13个国家的元首政要,3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夫人,2000多名奥运宾客和25000多名中外宾客,老舍茶馆成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北京市宣武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大碗茶,老二分”20多年不变,为宣武区和北京市保留了非常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戏迷乐活动坚持20年,为老戏迷和京剧爱好者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也让老北京的清音桌茶馆得以发扬。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也为企业收获了丰厚的社会效益。
尹智君介绍,老舍茶馆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搭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的同时,还将积极走出去,送茶艺表演和传统文化演出到学校、社区,丰富学生和市民的文化生活。
2008-10-23
(新闻来源: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