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市场透视:上海艺术品市场“寒冬”已至?  
           
 

  为期五天的二00八上海艺术博览会今天在世贸商城平安落下帷幕。来自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的最新消息称,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全部观众人数为四万五千人;现场成交量约为四千二百万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虽然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在成交规模上仍然领跑亚洲各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但比之前两年,艺术品交易量的大幅度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难道正意味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寒冬”已经到来了么?
  对于今年现场成交量减少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很多中外画廊表示并不意外,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的: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人气”;中国股市连创新低,使很多收藏家有心收藏,但无钱购买;人民币升值等多项经济原因使得许多境内外企业不敢轻易出手。
  艺术市场转熊, 并且一时无法扭转, 这似乎已经成了人家的共识。而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即便是在跌声一片的危局之中,陈逸飞、陈佩秋、吴冠中等名家精品依然十分坚挺。在现场记者看到,两年前以一千多万元人民币成拍的陈逸飞《玉堂春暖》可能是本届艺博会身价最高的作品了,据悉目前该画身价不低于两千万人民币。中国著名国画家吴冠中、上海国画泰斗陈佩秋的画作也都叫出了近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主办方也表示,艺术品市场的沉浮是正常的现象,画廊通过在艺术博览会上的展示而不断需要积累资源,上海艺术博览会也通过画廊的参与在持续积累影响,他们和很多画廊一样,不仅仅把目标确定在这短短五天的成交上,而是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画廊和艺术博览会的功能,确立收藏艺术品的意识与观念。相信通过逐年的累积,画廊一定能够安然度过目前市场的低谷时期,再度迎来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兴盛。
  就在一些人惧怕中国艺术品市场 “寒冬”将至的同时, 申城艺术品收藏家们却以“惜售”的方式亮明了他们的态度。将《玉堂春暖》等名作带来上海艺博会的上海华氏画廊老板华雨舟表示,他选择将陈逸飞名作“只展不卖”,在他看来,陈逸飞是上海一个艺术时代的象征者,他的作品今后的艺术价值还将继续上升。
  而记者在这几天采访上海艺术博览会时听到许多的参展画廊表示,经过十多年艺术市场的磨练与摔打,他们的心态已经比较成熟,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主要目的还是想展示画廊形象与品牌,与老友相聚,与新友结缘,并不会在乎现场成交量的多少。

                                  2008-09-15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