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天津每年都会迎来数千万的国内外游客。在观赏津城风景名胜,体验津味风土人情的同时,这些游客也希望能带回独具天津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游客想在本市买到一件精美便携、特色鲜明的纪念品并不是件容易事。样式雷同、专卖店奇缺、老字号缺乏创新已成为困扰本市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三大瓶颈。
市场份额低
难觅特色纪念品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被视为这个城市的“形象代言”,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美国纽约“自由女神”钥匙扣、荷兰阿姆斯特丹“小瓷鞋”“小风车”、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等。然而在本市旅游纪念品市场,除了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等传统老字号外,很难寻觅到既能体现天津特色又受到普遍认可的旅游纪念品。市旅游局副局长任炳信告诉记者,“吃、住、行、游、购、娱”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其中,“购”主要指的是购买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份额占到整个产业链的40%至60%,然而本市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份额仅有20%左右,因此本市急需开发旅游创意产业,出品更多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三大瓶颈
困扰本市旅游纪念品市场
任炳信坦言,与本市接待游客数量逐年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市旅游纪念品专卖店奇缺。目前,云南和上海都开设了大型的旅游纪念品专卖店,旅游旺季时每天都是顾客盈门。而本市各大景点出售旅游纪念品主要以小商店、小摊贩为主,没有形成大的纪念品集散中心。“如果本市也能开设一些类似的专卖店,开展批发兼零售的业务,肯定会吸引不少游客,而这些商店也将成为一大旅游景点。”
目前,本市旅游纪念品最大的集散地是古文化街。记者发现,虽然古文化街上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比比皆是,可除了泥人张、风筝魏等传统老字号外,真正能够突出天津地方特色的新型旅游纪念品非常少,大多数商家出售的旅游纪念品都没有跳出玉器、檀香扇子、真丝围巾的范畴。
南京游客孙女士表示,出来旅游,当然要带点能够证明自己“来此一游”的旅游纪念品回家,“我在古文化街逛了半天,结果发现这里卖的好多东西像檀香扇子、真丝围巾之类的,都和我们那里一样,而且价格还比较贵。”
另外,虽然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等传统老字号早已驰名中外,成为不少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的首选,但同样面临产品开发滞后的问题。石家庄游客吴先生告诉记者:“每次来天津都会买一些老字号的纪念品带回去送给亲朋,不过这些纪念品中体积小、价格实惠的比较少,游客选择的余地有限。如果这些老字号能够加大创新力度,多开发一些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物美价廉的产品,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纪念品主打“津味”牌
让游客买得起带得走
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认为,旅游纪念品应将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突出浓郁的天津文化元素。另外,旅游纪念品应注意与纯工艺品的区别,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突出纪念性和实用性,通过批量生产降低成本,让每位游客都能买得起。旅游纪念品还应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减小其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
罗澍伟强调,老字号应该拉近和普通游客的距离,有的品种可以现场为游客制作,既增加趣味性又能让游客增长知识。
2008-09-02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