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艺术价值在分享 GICLEE撬动艺术消费市场  
 

  
  今天的798早已名声在外。当下,各国奥运观光客涌入798,五颜六色的奥运证件晃得人头晕目眩,五音杂陈把这里变成语言的“巴别塔”。798一直都不缺少眷顾者,墙内开花,墙外都香。
  不过, 如何让这些来自殊方异域的朋友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如何把某些走马观花的观光者变成踏破门槛的回头客;如何使展览、旅游、艺术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格局,这恐怕是摆在所有画廊经营者面前的一个恒久的课题。
  周宝林坐在刚刚装修完成的海莱画廊里,正前方是过往的人流,侧前方则是前来采访的记者,刚好处于一种观察和被观察的位置。 透过落地长窗,夏日午后的阳光一泻无余地落在他身上,就像他负责的画廊英文名唤“Highlight”,此刻的周宝林也处于一种“高光”状态。自言在南加州的灼热阳光下生活多年的他,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娓娓而谈,谈他对国内外艺术市场的见解,谈艺术和信仰,甚至谈到基督教的“爱光圣义”。
  市场利器——GICLEE
  “在美国,艺术区和旅游景点常常是在一起的,南加州圣地亚哥到旧金山那么一段路上,就云集了300多家画廊。画廊直接面对游客,艺术品的消费化程度非常高。”周宝林称。而在国内,艺术品和消费品还不能划等号;部分精品的天价不是平头百姓可以问津,大量的地摊产品虽然取价低廉,品质却不敢恭维。
  决意撬动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周宝林,选择了一件利器——“GICLEE”——让一般人也可以消费收藏级艺术品。  “GICLEE”的原意是“喷”,1991年,美国一位艺术品复制技师首先使用这一法语词汇指代使用打印输出设备复制收藏级艺术品的工艺。目前,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博物馆,都在用它对艺术品进行复制。这是一种成熟的工艺,已经走向市场。 除了一些博物馆在出售馆藏作品的Giclee版本, 美国“许多分销画廊也在代理一些不知名画家的Giclee作品。游客购买它们没有增值方面的考虑,纯粹就是喜欢,就是消费”。
                                 
                                    2008-08-24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