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在空间上集聚大量市场主体的形式,受到了业界和政府部门极大的关注。6月30日,继去年6月命名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华侨城集团公司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后,文化部又在山东省济南市命名山东省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和辽宁省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这表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作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部门通过命名和推广做得比较好的园区,对其发展进行规范的意图也更加明显。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沈阳棋盘山开发区,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曲阜市而言, 近年来围绕“文化强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 不仅连续24年举办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还建设了孔子六艺城、 孔子研究院、 论语碑苑、杏坛剧场、明故城墙等文化设施,以及40万平方米的孔子文化商品市场。此外,12万平方米的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书画业、文物复制品、文化会展博览、旅游商品销售,以及孔府餐饮文化等众多产业门类。而根据此次被命名的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他们还将建设孔子博物馆、孔子文化广场、大型游客中心、文化体育公园、大成桥及沂河景区等重大文化项目。 2007年,曲阜市全市接待中外游客600万人次,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总收入30亿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30%。
沈阳棋盘山开发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部, 开发区生态条件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拥有清福陵等36个人文景观和秀湖景区等57个自然景观。 近年来, 棋盘山开发区管委会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建设了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关东影视城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先后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沈阳国际冰雪节”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目前还在筹办“世界奥林匹克文化展示会”“2008中国沈阳世界摄影节”两个大型活动。为了加速培育文化产业项目和骨干企业,科学把握孵化、培育、发展、上市的发展节奏,他们还通过资本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开发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目前,该园已与香港长江实业集团、香港恒基兆业集团、香港谢瑞麟集团和上海实业集团、同济大学等知名企业和高校签订了合作意向。
观察这两个园区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其建设提供了可经营的文化资源,也为园区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正如文化部在命名决定中所强调的那样,“近几年来,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曲阜文化产业园区和沈阳棋盘山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把文化产业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进步,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国文化产业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对于此次命名, 曲阜市市委书记朱庆安和棋盘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凤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 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实践已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建设文化园区,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也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来自专家的观点也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是以市场空间占有率和覆盖率的高低而决胜天下的。谁在短时间内占有了市场空间,谁就掌握了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因此,从市场空间的维度看,在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比较优势和差异化战略,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形式整合区域资源,以空间换时间,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蛙跳效应”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因为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有助于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效应的形成,可以促进具有关联性产业的聚集,加强文化企业间的合作,起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作用。
2008-07-06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