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以来 ,围绕着艺术市场的争论越来越呈现出激烈化的态势 ,而争论的焦点则更集中在市场行情之上。2008年艺术市场行情的确有点令人揣摩不透,而满天飞的各式预言更是让我们觉得越发地目眩眼晕。究其原因,还是艺术市场的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似乎也正开始影响到了大家的信心。
造成市场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更主要的则来自外部。
所谓的外部因素,目前主要是指整体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投资市场的现状环境。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全球艺术市场与金融投资市场间的关联度逐年提高,因此大家普遍认为一旦整体经济环境走坏,那么“艺术市场的好日子也就到了尽头”。事实是进入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中心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对美国经济的最新表态也响应了“经济正进入衰退”的结论,而在此之前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早已发出了相同的警告。以此为逻辑加以推理,其结论当是不言自明的了。
然而,近期艺术市场的不少事例或许成为了这种逻辑推理的反例。
譬如说, 2008年2月 “伦敦艺术品拍卖季” 的整体成交金额继续增长,在欧美金融投资市场的阴霾中显得十分抢眼:其中印象派作品的拍卖, 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公司的平均成交率达到了70%, 总成交金额为2.71亿英镑, 行情稳定; 而在最让人担心的当代艺术部分, 苏富比、 佳士得、 菲利普三家拍卖公司的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总成交金额为1.898亿英镑(约合3.78亿美元), 创出了历史新高, 苏富比、 佳士得两家公司的当代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更达到了2.457亿英镑(约合4.87亿美元),比2007年2月同期的拍卖成绩提高了50%。
2008-05-07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