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天津藏家为2008奥运助威
 
                                
 

  “奥运风”刮遍华夏,作为分赛区之一的天津自然也乘上了这股“东风”。天津收藏圈历来就卧虎藏龙,热衷奥运收藏的人自然也是不少,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定祥先生就是这么一位。
  虽然体育类收藏只是王定祥先生众多收藏中的一部分,但是每逢有重大的展览活动,特别是体育收藏项目的展览,王先生经常应邀出席。如今他的家里还保存着他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的证书,上面有萨马兰奇的亲笔签名。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是以钱币收藏为主的,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乒赛在天津的召开激发了王先生进行体育收藏的兴趣,加上他本人也爱好体育,于是,他一口气收藏了和世乒赛有关的所有纪念品。“作为一个天津人,我觉得自己的收藏是对世乒赛的支持。 而且体育收藏也带给了我极大的乐趣。” 说到这儿,王先生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
  如今,怀着支持北京奥运的心愿, 王先生早已开始了他的奥运收藏之旅。 在他的家里,记者参观了他的私人博物馆。王先生介绍说,他现在有几千件藏品,其中和奥运有关的也有几百件了。因为空间有限,这些奥运藏品都被存放在箱子里,最贵重的一些则摆放在几个大行李箱里。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王先生经常要参加各地的展览活动,他便带着这些藏品去不同的地方。“虽然辛苦点儿,但展览也是为了奥运精神的传播。”王先生笑着说。目前,他已经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的副主任了。
  在王先生众多的藏品中,他认为最珍贵的一件,是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高级官员所用的信件拆启工具。这件藏品是王先生去年参加博览会时,在别的展位上买来的,经过讨价还价,他当时只花了2000元人民币。对这件藏品,王先生可谓爱不释手,因为这在当时的博览会上只此一件。记者看到,这件拆信工具的形状类似宝剑,但是没有柄;长度为18.5厘米,为铜质镀金,通体闪着温和的黄金色泽。据王先生介绍,以前意大利的宫廷就是使用这样的工具来开启信件的,只是,与宫廷用品不同的是,这把开启器的一端还镶有白金制的橄榄枝花冠,在那届奥运会上,这种花冠是给奥运冠军戴的。由于在奥运会上,高级官员所用的物品本来就不多,加之流传过程中的流失,因此这件藏品便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在王先生的宝贝中, 有一套奇特的藏品也是他的最爱, 那是十几件带有同样一只小熊图案的物品。王先生告诉记者, 这只可爱的小熊,名叫Misha, 是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 这十几件物品都是那一届奥运会的纪念物。最初,他只有一个朋友送的“冠军吉祥物”,即专为当届奥运冠军制作留念的吉祥物,由于数量稀少,朋友得来非常不易,就连去年博览会上的俄罗斯代表团手里都没有这样的“宝物”。后来,王先生或买或换,又陆续收到了那届奥运会的普通吉祥物、 参赛奖牌(发给每位参赛运动员的纪念章)、金银纪念章以及六个绘有Misha熊的杯子等。与单件藏品相比,这样的成批收藏更有气势。
  除此之外, 王先生的藏品中, 还有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的宣传牌和纪念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礼品盘、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特制的纪念紫砂壶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更奇的是,他的房间里还摆放着许多易拉罐,一问才知,原来,这些易拉罐上都印有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连带有奥运标志的普通物品都不放过,可见王先生对奥运收藏的痴心程度了。
  乐在其中, 正是王先生多年来致力收藏的主要目标。 但对奥运收藏,他的痴迷还有另一番含义。“收藏的藏品多了,自己当然也很高兴。但我收藏和奥运有关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给咱北京奥运会助威!”王先生说,他还会继续关注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各种纪念品,争取把喜欢的东西都“收”到。

                                       2008-05-04
                                     (新闻来源: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