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演出商如何面对放开境外资本“三级跳”
              做强自己才能更好与外资合作
 
                             
 

  1月2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称, 将允许适度引进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成立演出经纪机构、兴建演出场所。允许境外资本投资国内演出项目,增强演出市场活力。这次条文的出台,可以说是完成了国内演出市场对外开放的“三级跳”。它将给中国演出市场带来怎样的新格局,业界对此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引进外资仍有限度
  “引进境外资本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文化部新闻信息处相关人士表示,外国投资者可以与中国投资者依法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但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经营的文艺表演团体,不得设立外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中方合作者的投资比例应当不低于51%; 设立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中方合作者应当拥有经营主导权。
  针对民间希望九部委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条文更加清晰,政府应出台相关细则的说法,文化部新闻信息处表示,2005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是对1997年条例的重申和修订,这次条例又是对2005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一次重申修订,九部委将于近日就文件的解读和落实推广做宣传。
  外资将延伸到项目制作
  首家中外合资经营演出公司东方百老汇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纪新说:“在我看来,这次发文与2005年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允许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设立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得到了更多国家部门尤其是商务部的认同与重视,并且将管理范围延伸到了演出项目的制作上。”
  对此,国家京剧院某人士认为:“作为演出单位,外资直接参与制作演出项目,是对国内演艺团体的制作水平和市场敏感性提出挑战。适度开放不等于接受外资改造,比如百老汇的《图兰朵公主》,国人就不会认同它的价值观,而我们制作的京剧《图兰朵》就获得了上届文华大奖。‘真善美’、‘忠孝礼义’等传统剧目承担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丢。外资参与制作也得‘合适’我们才接受, 以前国家京剧院就因为外资在剧目上的想法和我们相背离, 我们就放弃合作了。”
  北京龙腾演出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确实需要资本,但文化企业必须得先自强,先养活自己,做强自己才谈得上与外资合作。而且,没有较强的实力,艺术内容和形式上的磨合费用构成的高成本会对剧目的流通产生影响。
  应合力树立品牌
  中国民俗艺术团是一支从事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目演出的表演团体,经过股份制改革,现在是社会资金参股形式。
  “理论上我们也可以分外商这块蛋糕,比如自己操作剧目到国外演出,但国内演艺团体普遍经费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也存在经营资质的问题。”该团负责人王生说,民俗艺术团仅限于在国内市场推国内剧目。“目前国内演出市场状况基本是剧场、经纪公司、演出团体各不干涉。国内经纪公司也想参与剧目制作实现双赢,但这样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
  王生认为,像百老汇那样兼具制作、演出和经营能力的公司在国外也不多见,大多是各专各行,所以,他觉得国内经纪机构仍有生存的空间。谈起外国经纪机构来中国分羹,王生还是觉得这是件好事,除了给中国演出市场注入资金,还能从国外经纪机构那里借鉴到好的经营模式,对中国演出市场的繁荣是很有好处的。
  正在网上广泛招商的王生说,他们一直在关注国家演出市场对外开放的“三级跳”,但要说真正的外资参股和运营具体项目,目前还鲜有。王生说,九部委这次修订的条文对他们最大的触动就是要树立品牌,吸引外资的“青睐”,比如在保利剧院这样比较好的演出场所争取演出机会,在一些网站推广自己的项目。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在进行国际市场运作中,企业应做好准备,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先进管理规则和经验,中外合资合力打造品牌,再把我们自己的艺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用产品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不是拿到钱就能办成事
  提起资金困境,曾参与策划制作《恋爱的犀牛》、《切·格瓦拉》、《圣人孔子》等剧目的东方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感慨万千:“《切·格瓦拉》差一点就演不成了,因为当时我们钱太少了。”
  在傅维伯看来,国内演出市场虽是求“资”若渴,但投资者是需要回报的,“投资者不会白给你钱,在与国内外投资商的谈判过程中,我经常遇到对方要求我们出具具体的商业计划书等情况,你要告诉对方你的商业模式,并让对方相信这个模式一定能赚钱,而且能迅速赚到钱”。
  业界人士认为,如果国外投资方不懂中国政策,致使外方与中方在管理上出现矛盾,合作起来就会很困难,因为这涉及的不光是政策,而且是理念上的改变。作为经营者,必须懂得艺术创作规律,不能认为对方拿来的就是好的,每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制作,不要以为拿到钱就能办好事。                      
                                       2008-02-20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