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 昌化鸡血石雕
新年伊始,“石头”再次成为收藏界最疯狂的元素之一。重达4吨的鸡血石、 价格不断攀升的观赏奇石以及难得一见的古代化石……五花八门的美丽“石头”将成为2008年最值得关注的藏品。
去年年底,一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曾以过千万天价成交,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近日,又有一块重达四吨的昌化鸡血石现身浙江, 这块高2.2米,宽1.2米,厚0.6米的巨型鸡血石一亮相便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话题,甚至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鸡血石之所以能够引来各方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连年上涨的价格。据玉石专家统计, 最近5年鸡血石的行情上涨了近10倍, 2002年一方鸡血石印章(10cm×2cm×2cm)价格约为5万人民币,现在至少能卖到50万元人民币。在去年的一场博览会上,一块重达两吨的鸡血石大屏被一位上海买家以数千万元的天价购得,而类似的购买纪录在去年并不鲜见。 春节期间,一件题为《锦绣河山》的鸡血石作品出现在浙江, 这块重达800公斤的鸡血石市场估价在500万至600万元之间。如今,在人们眼中并不受重视的鸡血石已经和精品翡翠、和田玉一样, 成为市场追捧、价格不断暴涨的稀有玉石品种。
“疯狂”的不仅仅只有鸡血石。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6个“中国观赏石之乡”之一,而寒冬季节正是河水水位较低,采石的旺季。大化石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大化彩玉石,它所独具的绚丽色彩、坚韧质地以及雄浑厚重的造型,尤其值得奇石收藏者称道。自2003年起,大化石中屡屡出现价格过百万的天价奇石,这也使得挖掘大化石成了通往财富梦想的捷径。此外,中国和巴西科学家日前在辽宁省西部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种翼展只有25厘米的翼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小的翼龙。这一发现也使得古化石收藏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奇石搭上奥运风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奇石收藏也搭上了奥运快车——近期,形形色色与奥运有关的奇石在全国各地纷纷亮相,这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石头也因为北京奥运大大地“火”了一把。
目前最常见的奥运奇石是石面图案形似数字“2008”或奥运五环标志,也有极少数奇石上的图案为奥运主题的运动员、火炬手等。奇石鉴赏很大程度上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在收藏过程中既不可采取“一网打尽”的方式,也不能模棱两可,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奇石收藏中,藏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只有多学习、多交流、多请教,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了解市场行情,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此外还须注意不可急功近利,奇石收藏最忌牵强附会,上手时应该循序渐进,藏品质量为第一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精品的升值空间远远大于普通品种。
奥运奇石
奇石收藏须谨慎
奇石收藏的流行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人藏石、赏石、玩石的兴趣正是在那个时候被慢慢调动了起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奇石收藏也成了一门奇货可居的生意,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头,在藏石家手中就有可能成为一件价值不菲的珍品。
一直以来藏石界关注的石种主要包括内蒙古的玛瑙石——这也是长期在市场上价格高企的石种之一;广西彩陶石,由于料石稀少而价格较高;崂山绿石和大化石,这两个石种是近年来价格上升最快的。除上述石种外,新疆石、青海黄河源石、贵州红石和柳州三江彩卵石也是颇有潜力的石种。奇石收藏最容易让一些“门外汉”摸不着头脑,因为奇石的品种、造型、意境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即便是两块体积重量完全相同的奇石,价格仍会有数十倍乃至上千倍的差价。十几年前,一块造型上佳的奇石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人民币时还有人发出惊叹,而如今,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民币的奇石已经屡见不鲜。谈到价格因素时很多人喜欢将国内与国外的价格进行比对,尽管当年几十块钱的奇石今天卖到了几万、几十万人民币——但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奇石收藏从市场行情来说仍然偏低。
巨大的利益会驱动人们非理性的投入,而奇石作为一种大众藏品,尽管“天价”不少但起步也不算高,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元,很容易被普通人接受。目前奇石收藏有升温迹象,但也有不少资深藏家对目前市场现状表示担忧,毕竟奇石的鉴赏价值要大于收藏价值,对于新手来说还应从兴趣入手,不宜盲目跟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下市场上有一部分奇石的图案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加工合成,普通藏家很难发现。
观赏石不等于奇石
一般来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石头可以划分为园林石、盆景石、晶石、异矿、奇石和古生物化石,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都可以成为观赏石,但具有观赏性的石头并非都是奇石,奇石需要有其“奇”的特性。因此可以说,所有的奇石都是观赏石,而观赏石则未必是奇石。石品的优劣大致可以从石头的整体造型是否完整,造型是否美观,色彩搭配是否浑然天成,石音是否悦耳等几个方面来判断。奇石在大自然中获取率比一般观赏石要小,但在石头的鉴赏上主观性较强,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古生物化石:
冷清收藏
古生物化石是指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 在我国,古生物化石收藏还属于一个比较冷僻的门类, 而在国外,收藏化石已经成为另一种彰显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据报道,两位好莱坞超级影星尼古拉斯·凯奇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曾在一场拍卖会上“大打出手”,双方争夺面红耳赤的原因就是为了一块32寸长的恐龙头骨。在经过多轮竞价后,最终老到的凯奇以27.6万美元价格将这块化石收入囊中。据说这位奥斯卡影帝是出了名的古生物化石发烧友,其藏品包括了有5.7亿年历史的三叶虫化石。 业内人士指出,当你已经拥有了世界级大师的作品时,往往会想转换口味,而正因为此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现在不少好莱坞明星、华尔街大亨乃至中东石油巨子,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化石收藏。
虽然在国外颇受追捧,但在国内化石收藏仍是一块未经发掘的“处女地”。南京曾经尝试举办一次化石鉴宝活动,但整个活动期间只有一位市民参与——专家数量甚至比咨询人数还多。相对于古玩收藏,化石一方面受到相关法律规定(有价值的化石)不允许买卖;另一方面,收藏化石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知识,高门槛也成为化石收藏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个人在收藏古生物化石时,首先应确定藏品的真实性,化石是天然物品,切忌收藏用仿雕、仿绘、粘贴、镶嵌等方法加工而成的伪品;体积过大或过小的化石不适于个人收藏;化石中的生物体如果形体结构保存完整,其价值也更大;在化石收藏中,鸟、蛇、蜻蜓等生物的化石非常罕见,这类化石藏品的价值比更为常见的腕足类、珊瑚类化石价值要高出许多;化石中的生物体如果表现出特殊的形态,如两虫争食,则极为珍贵;化石主体与基岩的色差对比越强越好,生物体形突出更具观赏性。
藏石勿踏“雷区”
收藏者喜好收藏各种奇石本无可厚非,但在收藏过程中也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今日昆明出台《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就给喜爱收藏奇石的藏友们提了个醒。
石林景区内遍布上百个巨石群,并在去年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也使得石林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生财宝地”,石林景区内的奇石、怪石则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为此,昆明近日审议通过相关条例,规定买卖石林风景名胜区内的石峰、石笋等石景,最高可罚款15万元。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销售、购买、运输石林风景名胜区内的石峰、石芽、石笋、石钟乳、石柱及其他石景;违反此规定的,由景区管理机构没收石景和违法所得,对销售、购买者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运输者处5000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鸡血石:
“血”色浪漫
楼阁山子 昌化鸡血石雕
自古以来描述鸡血石的美丽传说有很多, 而鉴别鸡血石的质地和成色最主要的标准是色状——所谓色状, 即是指“血”色的含量与分布情况。
相传古代有一种鸟叫做“鸟狮”,生性好斗,一次在觅食过程中看到正在孵蛋的凰便向其发起攻击,后来凤赶到与凰一起将“鸟狮”击退,但凰受伤流出的鲜血已经染红了玉岩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鸡血石。据考证,鸡血石的开采始于明代,而最早发现昌化鸡血石的是上溪乡玉山村的一位农民,他在山上小憩时发现脚下露出地表的岩石晶莹如玉又红似鸡血,便凿下一块带回家中,并由此迅速传播开来,得到宫廷的喜爱,很快就成为中国印章石中的珍贵品种。鸡血石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最受重视,一度成为宝玺的章料。相传在一段时间里,进贡上好的鸡血石甚至可以得官。
我国最早发现鸡血石是在浙江昌化玉岩山,后又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发现了巴林鸡血石。在国外,人们普遍将我国的鸡血石统称为中华鸡血石。鸡血石中的红色部分称为“血”,血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或“地子”。在鉴赏鸡血石时,首先要看的就是“血”,以鲜、厚、凝为最佳。后观“地”,所谓观地,就是看鲜红色的硫化汞结晶在什么样的石头之上。过去人们更加看重昌化鸡血石,而如今随着开采量的日益减少,只要品质好,就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天价。
如何鉴别鸡血石
随着鸡血石价格一路上涨,各种作伪方法也层出不穷。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作假方法是采用真的昌化石粉,添加硫化汞后纳入章模, 取中放入铅柱后加压成型,表面罩上一层极薄的树脂, 磨光后便成了一枚光彩夺目的“鸡血石印章”。在鉴别真假鸡血石时应该注意的是,首先假鸡血石和真鸡血石在质量上不可能完全一致,一般真品要更重一些;假鸡血石尽管也有脆硬感,但敲击声近似木音,过于脆硬;假鸡血石表面无筋无隔,缺少自然的美感;天然鸡血石以小刀轻刮其粉末为白色,而仿冒鸡血石有韧性,不易刮成粉末,即便有,其粉末也多为红色。收藏者还应注意的是,好的鸡血石都不加雕饰, 以做印章为宜。而加以雕刻的鸡血石,往往是为了掩饰本身的瑕疵。 此外,鸡血石和其他玩石不同,不可经常把玩——否则容易使“鸡血”部分氧化,颜色变得暗沉。
2008-02-17
(新闻来源: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