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商机是赢来的
                ——老牌音像企业俏佳人的蓝海战略
 
                             
 

  商机是赢来的
  在位于北京牛街的北京俏佳人公司里,俏佳人传媒集团总经理李丰向记者展示着他们即将迁入北京丰台的总部新办公楼效果图。待装修完毕,俏佳人传媒总部将在这栋新的办公楼里开始新的蓝海战略。
  俏佳人,一个总部设在广州的老牌音像企业,是什么促使它做出了移师北京的战略决策?移师后,它的企业规划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部北上
  一个月前, 在传统音像业占据一席之地的广州俏佳人正式更名为俏佳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这表明,在地理范围上,俏佳人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业务范围上,不再拘泥于单一的音像销售。
  李丰告诉记者,目前,俏佳人在广州的总部机构正在陆续向北京转移,并计划在今年5月前全部完成。
  “过去,公司以音像销售为主的时候,广州作为集散地,总部设在广州是正确的。”李丰说。然而,随着音像市场的下滑,俏佳人从2004年开始调整战略布局,把业务范围拓展到演出、动漫制作、影视剧专题片的投资拍摄等广阔的文化领域。
  在李丰看来,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做文化不能离开北京这个大市场,北京有着其他省份和城市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优势:丰富的资源、迅捷的信息、前沿的精英、诱人的项目、方便的沟通……李丰把移师北京看做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而走出的关键一步,并赋予它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实,对于俏佳人来说,移师北京的想法与其说谋划已久,不如说是水到渠成。“在广州这么多年,不能说没有发展,但确实没有明显的进步,而去年刚往北京迈出了一步,就看到了大的商机。”李丰洋溢着内心的欣喜。
  据介绍,总部北上后,俏佳人在山东、厦门、沈阳等地的分公司和海外分部都还将保留,只是对人员稍作调整。
  差异化转型
  李丰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当下的俏佳人:一是指一个总部,在北京;二是两个制作研发基地,即广州的音像制作基地和北京的动漫制作基地;三是指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设立三大物流配送中心;四是指跟我学汉语系列辅助教材、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获奖剧目的市场推广、笑笑吧动漫四个重点项目。
  当音像市场下滑,许多音像企业纷纷转行时,作为传统音像企业,俏佳人的转型仍是以音像为核心向周边进行产业链开发。
  首先,将版权结构调整为以自制节目为主、购买版权为辅。过去俏佳人以购买版权为主,过三五年版权一到期,又要重新购买,反反复复,交给电影厂、出版社的版权费不计其数。而自己投资制作的节目,版权永远是自己的,还可以对其进行延伸开发。
  其次,俏佳人根据已有资源结合新的商机进行节目改造。把笑笑吧音像制品中音源部分剔除出来,摇身一变成了新产品——汽车笑话。在开发跟我学汉语音像系列时,推出了看笑话学汉语和快乐武术学汉语两个新的节目系列。
  此外,俏佳人还注重利用原有优势为新项目开发制作创造条件。据了解,1997年,俏佳人开始从事卡通节目的制作和发行,并成功发行了《儿童卡通歌曲》、《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知名动画节目,这些经历为进军动漫打下了基础,锻炼了团队。而跟我学汉语的项目开发则是基于之前的海外销售渠道。李丰说,根据原有的海外市场基础进行新项目的上马,有了市场渠道,再加上内容制作的能力,就不必担心翻译的成本投入得不到回报。
  这样一来,俏佳人成功地从发行商转型成为内容提供商,并且走出了一条以音像产品制作为产业链开端,逐渐拓展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开发的差异化道路。
  发现商机
  从国内走向国外,从传统音像企业迈向多元的文化市场,从广州进军北京,俏佳人似乎步步都能赢得市场先机。李丰认为,这种业务前瞻性来自于对市场敏锐的观察。
  商机是李丰常挂在嘴边的两个字。从1998年起,俏佳人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相关的展会,并一直坚持至今。通过展会,不仅宣传了俏佳人的品牌,建立了牢固的市场信誉度,实现了与采购商的对接,而且也通过最直接的市场观察,看到了新的商机。
  以跟我学汉语为例,开发该节目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国际展。展会上,很多人向俏佳人询问有没有学汉语的教学片,问的人多了,俏佳人就看到了学汉语类节目的市场空间,回国后就进行了节目开发和制作。李丰认为,跟着市场走,看到了市场需求再去投资,这样才能保证销售的畅通。
  2007年,俏佳人共参加各种国际展10余次。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李丰的姐姐、俏佳人传媒集团掌门人李燕,已赶赴美国参加在那里举办的电视周,推广近期开发制作的节目。
  求贤若渴
  当问到俏佳人还缺什么时,李丰毫不犹豫地回答:人才。随着总部往北京的转移,项目越来越多,尽管从各地分部调过来不少骨干,但原有的人才结构满足不了新增项目的需要。“有朋友开玩笑说,你项目那么多,做得过来吗,说实话,很多项目扔掉觉得可惜,扔掉的毕竟都是市场,但贪多了就嚼不烂,人手不够。”李丰坦言,由于人才缺乏,自己的管理压力越来越大。
  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文化企业来说,经营人才和创意人才尤为难得。“李燕常说一句话,音像销售她是老大,但当俏佳人从音像销售转入产业链开发的时候,面对新的项目,她就不是老大了,就必须请相关方面的高手来经营、管理。”李丰说。
  由于人才缺乏, 员工们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 时至年关,公司里却没有一丝放假的气氛。“我今天还在问大家,快过年了你们怎么不去买年货,刚问完我就意识到,他们哪里抽得出身啊!”求贤若渴的李丰对大家充满了歉意和感激,“本来元旦公司有个活动,因为忙就打算拖到春节,现在看样子又不行了,大家就说,那拖到元宵节吧。”

                                     2008-02-13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